积素在乔松,融落如细雨。
得径诘曲丛,揽景神仙所。
飞泉不计寒,带冰溅石屿。
春物虽未昌,春意实已鼓。
散步淑清间,日月缅上古。
积素在乔松,融落如细雨。
得径诘曲丛,揽景神仙所。
飞泉不计寒,带冰溅石屿。
春物虽未昌,春意实已鼓。
散步淑清间,日月缅上古。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里雪景与春意初现的微妙转换,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漫步时的内心感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静谧与生机。
“积素在乔松,融落如细雨。” 开篇即以“积素”点明冬日的雪景,乔松覆盖着一层洁白的雪,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画卷。而“融落如细雨”,则是对雪融化时轻柔细腻的描述,如同春雨般细腻,营造出一种温婉的氛围。
“得径诘曲丛,揽景神仙所。” 描述了诗人寻觅小径,深入林间,仿佛踏入了一个仙境。这里的“诘曲丛”既指曲折的小径,也暗喻了探索未知世界的艰辛与乐趣。
“飞泉不计寒,带冰溅石屿。” 这两句转而描写春意初现的景象。即使是在寒冷的季节,泉水依然欢快地流淌,带着冰块跳跃在岩石之间,展现出生命的活力与坚韧。
“春物虽未昌,春意实已鼓。” 虽然春天的万物还未完全复苏,但春的气息已经弥漫开来,预示着新生与希望。
“散步淑清间,日月缅上古。”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漫步在这宁静而清新的环境中,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感受到了时间的悠长与自然的永恒。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生命力量的感悟,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与时间的深思。
近方辞地肺,本自住天台。
有鹤相同出,无云作伴回。
道房随处借,诗板逐时开。
又说庐山去,闲看瀑布来。
转曲认幽栖,斋名壁上题。
柳遮船步水,草出瓦沟泥。
养静抛书册,销闲倚杖藜。
谁知凤城外,宛是武陵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