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舟孤屿称春游,松桂阴阴石磴幽。
江似鸭头遥对酒,人乘鳌背更登楼。
栏前花鸟繁三月,眼底烟波到十洲。
谁记妙高谈宿世,不知天地总浮沤。
维舟孤屿称春游,松桂阴阴石磴幽。
江似鸭头遥对酒,人乘鳌背更登楼。
栏前花鸟繁三月,眼底烟波到十洲。
谁记妙高谈宿世,不知天地总浮沤。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游赏的生动画面。诗人乘舟至孤屿,四周松桂成荫,石阶幽静,营造出一种清雅脱俗的氛围。江水如鸭头般碧绿,与远处饮酒的场景相映成趣。诗人乘坐如同海中神兽的“鳌背”,登上高楼,进一步拓展了视野。栏杆前的花鸟繁多,仿佛置身于三月的春天之中。而远处的烟波浩渺,直至想象中的十洲之地,展现出广阔的自然景观。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将江水比作鸭头,将人乘坐的“鳌背”比作海中神兽,以及对花鸟、烟波的细腻描绘,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和独到见解。同时,“谁记妙高谈宿世,不知天地总浮沤”两句,表达了对历史与现实、永恒与瞬间之间关系的思考,暗示了人生如梦、世事无常的哲理,增添了诗作的深度和意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巧的布局和丰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春日游赏的美好景象,也蕴含了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感悟,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跛子年来,形容何似,俨然一部髭须。
世间许大,拐上做工夫。
选甚南州北县,逢著处、酒满葫芦。
醺醺醉,不知明日,何处度朝晡。
洛阳,花看了,归来帝里,一事全无。
又还与瓠羹,再作门徒。
蓦地思量下水,浪网上、芦席横铺。
呵呵笑,睢阳门外,有个大南湖。
霖雨遂兼旬,瘴雾盈川谷。
霏阴入户浮,润气滋帷褥。
溟濛飞泽远,散漫何时足。
骤响决流渠,惊洪发平陆。
翔禽困滞翼,穴兽思冯木。
衡茅日萎坏,环堵无完筑。
昽匆晚色霁,草树晞华沐。
长雷夜复兴,濯濯鸣高屋。
抚枕不能寐,沈忧萃心曲。
风流白面郎,生长古钱塘。
丽赋千金直,雕弓二石强。
上堂辞父老,谒帝入明光。
玉酝初筵赐,宫衣内使将。
万言论至治,一德颂兴王。
共拟龙腾剑,那知骥服箱。
高才憎命达,薄宦幸时康。
试鼓琴三叠,仍传酒一觞。
早莺啼野馆,独燕掠云樯。
江堑雄南纪,河流带北方。
雨晴关树碧,天阔海山苍。
浩浩登长路,悠悠别故乡。
王程知有限,民社视如伤。
养尔风鹏翮,终当九万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