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寺开门云乱飘,鱼声灯火各萧条。
凄凄木佛凭传语,只恐寒多我欲烧。
野寺开门云乱飘,鱼声灯火各萧条。
凄凄木佛凭传语,只恐寒多我欲烧。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寺庙景象。首句“野寺开门云乱飘”,以动态的云彩起笔,营造出一种自然与寺庙交融的氛围,仿佛云彩在寺庙开启时飘散开来,给读者以开阔的空间感。接着,“鱼声灯火各萧条”一句,通过“鱼声”与“灯火”的对比,展现了一种夜晚寺庙的静谧与孤独,鱼儿的游动声与灯火的微光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既生动又略显孤寂的画面。
“凄凄木佛凭传语”一句,将视线转向了寺庙内的木佛,通过“凄凄”一词,赋予木佛以情感色彩,仿佛木佛也在传递着某种哀伤或悲凉的信息。最后,“只恐寒多我欲烧”则表达了诗人对寒冷的担忧,同时也暗示了他内心的温暖与渴望,希望给予寺庙或其中的生物以温暖,体现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关怀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寺庙在特定环境下的独特风貌,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烟螺想髻。更柳疏枫密,芳思无际。
缥缈空山,可是曾来,瞥见瑶阶仙侍。
人言海水三清后,有琼瑟、玉杯重遗。
恰无聊、化作朝云,一霎沧波迢递。
几度花开花落,对霞影犹忆。靓妆明惠。
石径苔封,化鹤人归,黯淡蕊珠文字。
浮萍偶值原无定,好认取、天花游戏。
奈梦回、雨泻高檐,窗外叶声如悴。
千村荆杞,待看春何处。一笑相逢去无语。
爱东皋数亩栽点桑麻,花更好、只合将家且住。
对花三叹息,开谢无端,过眼红芳竟谁主。
未要似仙源,流水东风,人间事、年年来去。
但唤取、娇莺与流连,便不是比邻,也成知故。
钩帘喧暝燕,絮风正急,忍问抱愁归。
绣尘摇梦短,几处垂杨,水曲暗鹃啼。
闲心漫理,怕尚有、一点芳菲。
刚凭得、绝尘书幌,绕树绿成围。凄迷。
单杯婪尾,小字蛮笺,更安排何计。
空怨他、高楼银烛,催送斜晖。
今宵泪到云屏隙,只断钟、疏鼓休提。
人静后,和春泥语低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