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勒聚如云,森森鸾鹤群。
据梧花罽接,沃盥石泉分。
华味惭初识,新声喜尽闻。
此山招老贱,敢不谢夫君。
玉勒聚如云,森森鸾鹤群。
据梧花罽接,沃盥石泉分。
华味惭初识,新声喜尽闻。
此山招老贱,敢不谢夫君。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冬日举行的宴会,地点是在郭监林亭。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温馨、和谐的画面。
"玉勒聚如云,森森鸾鹤群。" 这两句描写了马匹众多,如同云集,周围有着高贵的神鸟——鸾鹤,它们或许是宴会主人或宾客的座骑,显示出一种非凡的气派和盛况。
"据梧花罽接,沃盥石泉分。" 这两句则转向自然景物,描述了宴会场所的一片梧桐林下,有着温暖如春的阳光洒落,以及清澈的泉水在岩石间流淌。这里的“罽”通常指的是席子或垫子,而“沃盥”则是形容溪水潺潺之声,给人一种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感觉。
"华味惭初识,新声喜尽闻。"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宴会中美食和音乐的赞赏。诗人对于这些美好事物有着新的认识和享受,对于细腻入微的声音表现出极高的欣赏。
最后一句 "此山招老贱,敢不谢夫君。" 诗人以谦逊之词表达了对宴会主人——郭监的感激之情。这“此山”指的是宴会举行的郭监林亭,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这次聚会的珍视和不忘恩惠。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宴会氛围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冬日宴会中所感受到的温馨与快乐,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主办者的深深敬意。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