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已休官卧紫阳,故园稍复葺荒凉。
虽无厦屋千间广,尚有书檠二尺长。
清赏五更花过雨,珍烹十月菜经霜。
客游漫惹兴亡恨,早觉归心晓夜忙。
久已休官卧紫阳,故园稍复葺荒凉。
虽无厦屋千间广,尚有书檠二尺长。
清赏五更花过雨,珍烹十月菜经霜。
客游漫惹兴亡恨,早觉归心晓夜忙。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退隐之士的平静生活。开篇“久已休官卧紫阳,故园稍复葺荒凉”表明诗人早已辞去官职,安然居于紫阳(可能是别墅或书房名),而昔日繁华的园林也逐渐恢复其自然面貌,带有一丝凄清之感。接着“虽无厦屋千间广,尚有书檠二尺长”则透露了诗人虽然不再拥有辉煌的大宅,但仍保留着两尺长的书案,这书案是他与文化和知识世界连接的最后纽带。
中间两句“清赏五更花过雨,珍烹十月菜经霜”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他静坐于夜深人静之时,观赏着雨后的鲜花,以及秋季经过霜冻后更加甘甜的蔬菜,这些都是他退隐生活中的小确幸。
末尾“客游漫惹兴亡恨,早觉归心晓夜忙”则流露出诗人的哀愁。他虽然远离尘世,但仍旧会被过往的往事所困扰。对于那些曾经的荣耀和失落,他的心中充满了忧伤。而当夜深人静之时,他便迫不及待地想要返回那个简单而平静的生活。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淡泊,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怀旧和哀愁,是宋末元初诗人方回在退隐后生活状态的一次深刻表达。
借扇不必佳,所贵在及时。
郁然暑溽际,爱此风披披。
我岂乏此物,箧笥偶不随。
中流一失船,万斛将奚为。
古人忍冻死,不恨囊无衣。
暑岂不可忍,怜君非挺之。
我当还君扇,君当还我诗。
我诗若不还,却问借者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