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丝扑絮酣娇困。落尽寒香,素华留恨。檀融晕。
镜中休问还羞认。隔花梢、莺语新闷。芳菲损。
能消几度花信。情难讯。春风幽韵愁青鬓。
游丝扑絮酣娇困。落尽寒香,素华留恨。檀融晕。
镜中休问还羞认。隔花梢、莺语新闷。芳菲损。
能消几度花信。情难讯。春风幽韵愁青鬓。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花朵凋零、情感愁绪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游丝、落絮、寒香、素华等自然元素融入情感之中,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
“游丝扑絮酣娇困”,游动的细丝与轻飘的絮团交织在一起,仿佛在享受着春日的慵懒与柔情,却也暗示着生命的短暂与脆弱。“落尽寒香,素华留恨”,寒风中的花香虽已散尽,但洁白的花瓣上残留的遗憾,让人不禁心生感慨。这里,“素华”不仅指花朵的颜色,也象征着美好与纯洁,而“留恨”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惋惜之情。
“檀融晕。镜中休问还羞认”,檀木色的红晕在镜中映照,却不愿再面对自己的容颜,似乎是对青春流逝的无奈与羞涩。这里的“檀融晕”比喻女子脸上的红润,既美丽又略带羞涩,与前文的“素华”形成对比,展现了女性的多面性。
“隔花梢、莺语新闷”,隔着花枝,黄莺的啼鸣声中透露出新的忧愁。黄莺的叫声本应是春天的象征,但在诗人的笔下,却成了传递哀愁的媒介,进一步渲染了整个场景的凄美。
“芳菲损。能消几度花信”,美丽的花朵逐渐凋谢,春天的信使(花信)还能持续多久?这句诗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美好难留的深深忧虑。
“情难讯。春风幽韵愁青鬓”,情感难以言说,春风中的低吟浅唱,让青丝染上了愁绪。这里,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界的景象融为一体,通过春风的“幽韵”来表达内心的愁苦,形象地描绘了春日里人们因花开花落而产生的复杂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生命、爱情、时间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世界。
昔年诗板著莲宫,笔力雄豪墨彩丰。
不日三阶平国政,山僧应待碧纱笼。
玉轪华芝今省方,西风索索吹伞黄。
汴京宫阙秋草长,望风屑涕心凄凉。
袭粲用命嗟何尝,义军谁是竹园娘。
黠羌何事追奔忙,大似浓薰返魂香。
清跸何时还都乡,中兴慰我九回肠。
罗袜初凌一水间,霜深应怯夜来寒。
含章檐下浑冰雪,却要骚人带醉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