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龙潭》
《游龙潭》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百念轻冰已着汤,解缨何必濯沧浪。

欲收一滴寒潭水,散作人间无尽凉。

(0)
翻译
所有的忧虑如同冰块投入热汤,解下束缚何必还要到沧浪河洗涤。
想把一滴寒冷的潭水收藏,让它化为人间无尽的清凉。
注释
百念:种种忧虑。
轻冰:比喻内心的困扰或忧虑。
着汤:投入热汤中,象征烦恼得到化解。
解缨:解下帽子上的带子,比喻摆脱束缚。
濯沧浪:在沧浪河中洗涤,象征净化心灵。
寒潭水:寒冷的潭水,象征清凉和宁静。
散作:分散成。
人间无尽凉:人间的无尽清凉,寓意广大的帮助或慰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名为《游龙潭》。从这短短四句话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在自然景观中所体验到的哲理和情感。

"百念轻冰已着汤"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心境的变化,如同冰雪初融,沉重的心思变得轻松起来。这里的“百念”指的是各种复杂的情感和烦恼,而“轻冰”则是比喻,这些负担在某种情况下逐渐消融。

"解缨何必濯沧浪"这句话,诗人通过对比手中的系带与奔腾的河水,表达了一个观点:很多问题或烦恼,在面对更为宏大的自然景象时,变得不那么重要。"解缨"指的是解开束缚,而“濯沧浪”则是比喻,意在强调有些事情并不需要过度纠结。

接着的两句"欲收一滴寒潭水,散作人间无尽凉"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与向往。他希望能够捕捉到那清冽泉水的一部分,将这份清凉传递给世间,使之成为一种永恒和普遍的安慰。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超脱尘世烦恼,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传递了一种淡泊明志、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减字木兰花

逍遥自在。去去来来无挂碍。一片灵空。

处处圆明无不通。无分内外。莹彻周沙含法界。

遍照无私。明月高穹秋夜时。

(0)

失调名.滹南遗老集卷四十滹南诗话引萧闲词

归兴高于滟滪堆。

(0)

西江月

归兴浓如山色,宦情薄似秋光。含残相伴说纲常。

笑杀湖中鲁望。制用先须府库,兴戎必待糇粮。

世间良贾会深藏。胜我追寻影响。

(0)

村行

墟落依林莽,茅庐出短墙。

儿童避车马,父老馈壶浆。

半湿田新雨,犹青枣未霜。

逢人问丰歉,一一叹声长。

(0)

鹧鸪天

霜雪岩岩百物残。不禁长夜苦漫漫。

化工自促归元命,岁德回机养大还。

蟠地轴,定天关。玉封琼岛及三山。

真仙不管人间世,几见黄尘沧海乾。

(0)

摊破浣溪沙

春草萋萋绿渐浓。梨花落尽晚来风。

试问相逢何处好,小楼东。

朱箔影移无限恨,玉箫声转曲将终。

独倚阑干谁是伴,月明中。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