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黄莺儿,声声为别离。
尽将闺里意,啼与落花知。
辛苦黄莺儿,声声为别离。
尽将闺里意,啼与落花知。
这首诗《春日曲》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黄莺的啼鸣来表达一种深沉的情感。诗中以黄莺的“别离”之啼,象征着人世间的离愁别绪,同时借黄莺传达闺中女子的细腻情感,以及对落花的寄托,展现出一种哀婉而含蓄的美。
首句“辛苦黄莺儿”,以“辛苦”二字开篇,赋予黄莺以人的形象和情感,暗示了其啼鸣的辛酸与不易,为整首诗奠定了哀愁的基调。接着,“声声为别离”一句,直接点明黄莺啼鸣的原因,即为了表达离别的哀伤,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尽将闺里意,啼与落花知。”这两句则将情感的抒发推向了高潮。诗人巧妙地将黄莺的啼鸣与闺中女子的心事联系起来,通过黄莺传达给落花,寓意着女子的情感虽无人倾听,但至少有自然界的生灵能够理解。这种借物抒情的手法,使得情感表达更加含蓄而富有诗意。
整首诗通过对黄莺啼鸣的描绘,不仅展现了春日特有的生机与活力,更深层次地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思念以及内心深处情感的深刻感悟。在语言上,诗作简洁明快,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屈大均诗歌的独特魅力。
湘山苍兮湘水流,波平一镜兮轻烟浮。
美人自抱香草怨,鹧鸪啼出苍梧秋。
渺渺波兮汾几曲,帆转随湘兮何处宿。
遥山九面碧参差,暗水浮香流碧玉。
羌峭帆兮何人?涉澧浦兮吊灵均。
披图笑尔日孤往,故乡不忆秋风莼。
棹潆洄兮意超忽,睇峨眉兮在天末。
醉来长啸湘云飞,一笑停帆弄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