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水火风先佛记,冷灰堆里无舍利。
扫向长江白浪中,千古万古第一义。
地水火风先佛记,冷灰堆里无舍利。
扫向长江白浪中,千古万古第一义。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普济所作的偈颂,以佛教教义为题材。首句“地水火风先佛记”暗示了佛教中的四大元素——地、水、火、风,这在佛教中代表世间万物的基础。接着,“冷灰堆里无舍利”暗指佛教中的舍利子,通常被认为是高僧死后留下的圣物,此处则表示即使在最寻常的灰烬中也难以寻觅到。
“扫向长江白浪中”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面,将舍利子的象征意义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寓意佛法如江水般浩渺深远,不受世俗之物束缚。“千古万古第一义”强调佛法的永恒和至高无上的真理,超越时间的限制。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借自然景象阐述佛教的空性与无常观念,表达了对佛法无边、超越生死的哲学思考。
昔年十四五,意气无与比。
富贵不关心,功名何物是。
经过紫陌场,被服纨与绮。
清阳既婉如,侠烈性复尔。
阳春二三月,游戏出都市。
臂鹰草泽中,调马垂杨里。
黄金结壮士,白璧投媚子。
行乐苦不足,明岁复如是。
二十始学书,三冬足文史。
来观上国光,幸免下流耻。
被酒干人事,赋诗良自喜。
未觉世途艰,安见流光驶。
蹉跎及兹辰,弱龄逼强仕。
心长发奈短,素丝渐垂耳。
览镜非旧容,逢人羞问齿。
芳时不再至,壮心讵能已。
明当携少年,射猎西山址。
弱龄诵书史,即慕黄与羲。
谓由画象理,便可契希夷。
如何三叔世,法令日繁滋。
皇风久云歇,贞度亦已隳。
昔与子同舍,始识金科词。
虽则太平术,无乃德义亏。
勿喜轸余念,钦哉慎尔规。
衔章缉往宪,执狱噬前疑。
愿子崇明德,苍乳有遗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