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笛送清秋。红蕉露未收。晚香残、莫倚高楼。
寒月羁人同是客,偏伴我、住幽州。小院入边愁。
金戈满旧游。问五湖、那有扁舟。
梦里江声和泪咽,何不向、故园流。
玉笛送清秋。红蕉露未收。晚香残、莫倚高楼。
寒月羁人同是客,偏伴我、住幽州。小院入边愁。
金戈满旧游。问五湖、那有扁舟。
梦里江声和泪咽,何不向、故园流。
这首《唐多令·感怀》是清代女词人徐灿的作品,表达了词人深秋时节的孤寂与思乡之情。开篇“玉笛送清秋”,以玉笛声渲染出秋夜的清凉与寂寥,仿佛在传递着季节的凄凉。"红蕉露未收",进一步描绘了秋夜景色,红蕉上的露珠尚未干涸,暗示着词人心中的愁绪如同这凝结的露水,难以消散。
接下来,“晚香残、莫倚高楼”写出了词人独自凭栏眺望,晚风中残留的花香更增添了她的孤独感,告诫自己不必再登高望远,以免触动更深的离愁。“寒月羁人同是客,偏伴我、住幽州”一句,词人将自己比作天涯羁旅之人,与寒月相伴,身处幽州这个偏远之地,流露出深深的漂泊之苦。
下片“小院入边愁”承上启下,小院的寂静加深了词人的愁绪,而“金戈满旧游”则勾起了对往昔欢聚时光的回忆,如今只剩下战争的痕迹,令人感叹物是人非。“问五湖、那有扁舟”,词人借问五湖之上是否还有扁舟能载她归乡,表达了强烈的思归之情。
最后,“梦里江声和泪咽,何不向、故园流”两句,词人将自己的情感推向高潮,梦中听到江水的呜咽似乎也在应和着她的泪水,她渴望江水能带她回到魂牵梦绕的故乡。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词人深秋的孤寂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情感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