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琅琊山中三首·其一》
《琅琊山中三首·其一》全文
明 / 王守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草堂寄放琅琊间,溪鹿岩僧且共閒。

冰雪能回草木死,春风不化山石顽。

《六经》散地莫收拾,丛棘被道谁刊删?

已矣驱驰二三子,凤图不出吾将还。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王守仁在琅琊山中的隐居生活与内心世界。首句“草堂寄放琅琊间”,点明了诗人的居住环境,草堂与琅琊山的自然融合,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意境。接着,“溪鹿岩僧且共閒”一句,通过溪鹿和岩僧的悠闲生活,进一步渲染了山中宁静祥和的氛围。

“冰雪能回草木死,春风不化山石顽”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以冰雪与春风的不同力量,象征着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变化,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思考。冰雪虽能复苏枯萎的草木,但春风却难以融化顽固的山石,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暗含了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六经》散地莫收拾,丛棘被道谁刊删?”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与道德规范的忧虑。《六经》作为儒家经典,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荒废之地无人整理,象征着传统文化的流失与遗忘。而“丛棘被道”则比喻了社会道德的败坏,无人去修正与清理。

最后,“已矣驱驰二三子,凤图不出吾将还”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世界的向往。面对世事的艰难与不公,诗人似乎已经感到疲惫,不再追求功名利禄,而是选择归隐,寻找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情感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
王守仁

王守仁
朝代:明   字:伯安   号:阳明   生辰: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猜你喜欢

喜桂丹盟超万擢保定同知寄贺以诗并答来书所询近况即次见示和杨雪原韵二首·其一

枳棘频年厄凤鸾,直声今果报迁官。

有人门上嗟生莠,从此河干重伐檀。

鹰隼出尘前路迥,豺狼当道惜身难。

头衔冰样清如许,露冕从容父老看。

(0)

题利柱石淞沪抗敌图三首·其三

淮西欲勒纪功石,题卷还多称妙词。

老我犹惭王溪笔,为君一续读韩碑。

(0)

和郑生

慈亲未识意如何,不肯令君画翠蛾。

自是杏花开较晚,梅花占得旧情多。

(0)

竹深处诗

分得潇湘数亩阴,中藏茅屋往来深。

半窗色净凉偏入,一榻声清暑不侵。

雨长子孙金个个,风生头角玉森森。

此君今向图中见,时报平安慰客心。

(0)

达人不患贫,贞女不事媚。

静知春事佳,老觉世味熟。

古交山上松,今交陌上花。

某丘有树犹堪宿,何处无鱼可疗饥。

瘦梅喜浸古罍盎,老态怕著新衣裳。

(0)

和西湖竹枝词

湖上南风六月凉,采莲惊起双鸳鸯。

妾心恰似莲心苦,郎心不似藕丝长。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