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弱抽思长,腕娇运笔拙。
口诵恐易忘,笺书还自裂。
情弱抽思长,腕娇运笔拙。
口诵恐易忘,笺书还自裂。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文人在书写时的细腻场景,透露出一种书写不易、思念难以表达的情感状态。"情弱抽思长"表现出内心的柔弱和深远的思考,而"腕娇运笔拙"则形象地描绘了手腕柔软、笔触笨拙,似乎在书写时遇到了困难。"口诵恐易忘"表明诗人担忧自己的记忆力有限,害怕自己会忘记那些需要记住的内容。最后一句"笺书还自裂"则形象地展示了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即便是用心记录,也难免出现错误或破损。
这首诗通过对书写行为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一种对文字和知识传承的尊重与不易,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脆弱。同时,这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对于学问和文学创作的执着以及在实践中不断追求完美的心态。
少年有志封侯,弯弓欲挂扶桑外。
一朝敛缩,萧然清兴,了无拘碍。
袖里阴符,枕中鸿宝,功名蝉蜕。
看舌端霹雳,剧谈玄妙,人间世、疑无对。
阆苑醉乡佳处,想当年、绿阴犹在。
君仙寄语,不须点勘,鬼神功罪。
碧海千寻,赤城万丈,风高浪快。
待踞龟食蛤,相期汗漫,与烟霞会。
倦整摩天翼。
笑归来、点画亭台,按行泉石。
落落元龙湖海气,更著高楼百尺。
收揽尽、水光山色。
曾驾飙车蟾宫去,几回批、借月支风敕。
斯二者,惯相识。
玲珑窗户青红湿。
夜深时、寒光爽气,洗清肝膈。
似此交游真酒落,判与升堂入室。
有万象、来为宾客。
不用笙歌轻点涴,看仙翁手搦虹霓笔。
吟思远,两峰碧楼对两峰甚奇。
席作此风送行春步。
渐行行、山回路转,入云深处。
问讯花梢春几许,半在诗人杖屐。
点点是、祥烟膏露。
中有瑶池千岁种,整岩妆、来作巢仙侣。
相妩媚,试凝伫。
风流座上挥谈尘。
更多情,多才多调,缓歌金缕。
趁取芳时同宴赏,莫惜清樽缓举。
有明月、随人归去。
从此一春须一到,愿东君、长与花为主。
泉共石,闻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