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谒方山灵岩寺诗》
《谒方山灵岩寺诗》全文
隋朝 / 杨广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梵宫既隐隐,灵岫亦沈沈。

平郊送晚日,高峰落远阴。

回幡飞曙岭,疏钟响昼林。

蝉鸣秋气近,泉吐石溪深。

抗迹禅枝地,发念菩提心。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方山灵岩寺的拜访与感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周围环境的静谧与庄严。

首联“梵宫既隐隐,灵岫亦沈沈”,以“隐隐”和“沈沈”形容寺庙和山峦的幽静深远,营造出一种神秘而肃穆的氛围。接着,“平郊送晚日,高峰落远阴”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平原与高耸山峰间的光影变化,晚霞与阴影交织,增添了几分时间的流转感。

颔联“回幡飞曙岭,疏钟响昼林”,通过“回幡”和“疏钟”的动态描写,展现了清晨时分寺庙的宁静与庄严。幡随风动,仿佛在晨光中轻舞,而远处山岭上,稀疏的钟声在茂密的树林间回响,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颈联“蝉鸣秋气近,泉吐石溪深”,通过自然界的声响,如蝉鸣与泉水流淌,暗示季节的更迭与生命的循环。蝉鸣预示着秋天的到来,泉水从石溪中涌出,象征着自然界的生生不息。

尾联“抗迹禅枝地,发念菩提心”,表达了作者在寺庙中的心灵触动与修行的意愿。通过“抗迹”(即留下的足迹)和“菩提心”(佛教中追求觉悟的心愿),展现了作者对佛法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感受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作者对佛教精神的体悟与向往,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解脱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杨广

杨广
朝代:隋朝   生辰:569年-618年4月11日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华阴人(今陕西华阴)人,生于隋京师长安,是隋朝第二位皇帝,一名英,小字阿麽。隋文帝杨坚、独孤皇后的次子,开皇元年(581年)立为晋王,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他在位期间修建大运河(开通永济渠、通济渠,加修邗沟、江南运河),营建东都洛阳,开创科举制度,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因为滥用民力,造成天下大乱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公元618年在江都被部下缢杀。唐朝谥炀皇帝,夏王窦建德谥闵皇帝,其孙杨侗谥为世祖明皇帝。《全隋诗》录
猜你喜欢

中书壁画山水

八载忝司存。

(0)

三月尽日

江头从此管弦稀,散尽游人独未归。

落日已将春色去,残花应逐夜风飞。

(0)

宿友人山居寄司徒相公·其二

郢客相寻夜,荒庭雪洒篙。

虚堂看向曙,吟坐共忘劳。

溪冻声全减,灯寒焰不高。

他人莫相笑,未易会吾曹。

(0)

喷玉泉冥会诗八首·其三四丈夫同赋

落花寂寂草绵绵,云影山光尽宛然。

坏室基摧新石鼠,潴宫水引故山泉。

青云自致惭天爵,白首同归感昔贤。

惆怅林间中夜月,孤光曾照读书筵。

(0)

春日途中作

干禄趋名者,迢迢别故林。

春风短亭路,芳草异乡心。

雨过江山出,莺啼村落深。

未知将雅道,何处谢知音。

(0)

赠王道者

混俗从教鬓似银,世人无分得相亲。

槎流海上波涛阔,酒满壶中天地春。

功就不看丹灶火,性闲时拂玉琴尘。

仙家变化谁能测,只恐洪崖是此身。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