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月晦游道场山宿清公房与成父同行二首·其一》
《三月晦游道场山宿清公房与成父同行二首·其一》全文
元 / 邓文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绝顶轩窗纳晚晡,下方灯火听钟鱼。

天连震泽涵元气,地涌浮图切太虚。

凉立松风观石溜,晚寻樵径扣僧庐。

孤亭山麓荒苔积,犹想幽人夜读书。

(0)
鉴赏

这首元代邓文原的诗《三月晦游道场山宿清公房与成父同行二首(其一)》描绘了诗人登高远望、夜晚游历的情景。首句“绝顶轩窗纳晚晡”写出了诗人站在山顶小屋的窗户边,欣赏傍晚的余晖,享受宁静的时光。次句“下方灯火听钟鱼”则转而描绘山下村落中灯火点点,伴随着寺庙的钟声和鱼儿跃出水面的声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生机的氛围。

第三句“天连震泽涵元气”将视线投向远方,描绘天空与湖面相连,仿佛天地间蕴含着生生不息的自然之气。第四句“地涌浮图切太虚”进一步强调山势的雄浑,寺庙塔楼直插云霄,仿佛与苍穹相接。

第五、六句“凉立松风观石溜,晚寻樵径扣僧庐”通过“松风”和“石溜”的细节,展现出山林间的清凉与宁静,诗人沿着樵夫踩出的小路寻找僧人的居所,增添了探索与访友的乐趣。

最后一句“孤亭山麓荒苔积,犹想幽人夜读书”,诗人想象在山脚下的孤亭里,或许曾有隐士在此夜读,增添了历史的沧桑感和对知识文化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古人风雅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邓文原
朝代:元   字:善之   籍贯:绵州(今四川绵阳)   生辰:公元1258年至1328年

邓文原(公元1258年至1328年),字善之,一字匪石,人称素履先生,绵州(今四川绵阳)人,又因绵州古属巴西郡,人称邓文原为“邓巴西”。其父早年避兵入杭,遂迁寓浙江杭州,或称杭州人。历官江浙儒学提举、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司事、集贤直学士兼国子监祭酒、翰林侍讲学士,卒谥文肃。其政绩卓著,为一代廉吏,其文章出众,也堪称元初文坛泰斗,《元史》有传。著述有《巴西文集》、《内制集》、《素履斋稿》等。
猜你喜欢

题云岫半閒堂用李涉韵·其二

卧月眠云屋半间,诗人到处是家山。

当年悔弄君房笔,只得忙中一半閒。

(0)

挽李自玉·其四

医至犹言疾可为,酸风吹讣落茅茨。

典型诸老凋零尽,一束生刍雨涕垂。

(0)

探春令·其八

冰澌池面。柳摇金线,春光无限。

问梅花底事,收香藏蕊,到此方舒展。

百花头上俱休管。且惊开俗眼。

看绿阴结子,成功调鼎,有甚迟和晚。

(0)

花犯.贺后溪刘再娶

绣帘深,刘郎一笑,风流胜前度。戟香门户。

还别有祥云,檐外飞舞。洞底烛下应低语。

晨妆须带曙。待献了、堂前罗袜,双双交祝付。

从前茜桃与杨枝,如今便、合逊梅花为主。行乐处。

西溪上、柳汀花屿。封侯事、看人漫苦。

谁能向、黄河风雪路。

且对取、锦屏金幕,双蛾新样妩。

(0)

赠长沙谭存心

谭君酒狂,一笔万字不可当。

嗟哉胡为乎,不自贵重也而狂。

我知君狂不得已,欲倚杯酒呵苍苍。

苍苍不识君我识,知君胸有光怪物。

问君今年其岁几,四十一矣无何仕。

光阴诞谩不可恃,我昔行年亦如此。

相逢一醉令公喜,解剑倾囷无壮士。

一簦独行风雨里,老人夜醉谁汝止。

丈夫得志行所为,穷即低头教童子。

嗟哉乾坤如此而已矣,归来归来归来是。

(0)

雪朝方读书,姬人来告,邻树鸟尽集吾庭,因物类之感而作是诗

雀噪阶前桐树枝,为渠一雪疗朝饥。

欲晴天意随人快,歇午书声恣汝嬉。

寒语不妨相婉娈,春心畴与共差池。

野栖从食多经见,岂是寻常妇孺知。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