衷甲藩身却误身,谁教全体点斑鳞。
幸容生致池中物,忍使刳为席上珍。
剩买鱼盐便尔性,閒随龟鹤称吾真。
却思御合纹如豆,侍食钧天二十春。
衷甲藩身却误身,谁教全体点斑鳞。
幸容生致池中物,忍使刳为席上珍。
剩买鱼盐便尔性,閒随龟鹤称吾真。
却思御合纹如豆,侍食钧天二十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的作品,题为《西美司书赋生玳瑁佳篇仍索鄙句奉和一首》。诗中,作者以玳瑁为题材,表达了对这种珍贵动物命运的感慨。首句“衷甲藩身却误身”描绘了玳瑁身披坚硬甲壳却因此陷入困境,暗示其因美丽外壳而遭人捕捉。次句“谁教全体点斑鳞”进一步强调了玳瑁的独特之处,但也正是这斑斓的鳞片使其成为人们觊觎的对象。
第三句“幸容生致池中物”表达了对玳瑁能被放归自然的庆幸,然而“忍使刳为席上珍”又揭示了现实中的残酷,玳瑁被残忍地剥皮用于制作奢侈品。接下来,“剩买鱼盐便尔性”暗指如果玳瑁能过上自然的生活,只需满足基本生存所需,就能保持其本性。
“閒随龟鹤称吾真”表达了诗人希望玳瑁能像龟鹤一样自由自在,回归自然,这才是真正的“真我”。最后两句“却思御合纹如豆,侍食钧天二十春”以对比的手法,想象如果玳瑁能在皇家园林中度过一生,即使只是作为观赏之物,也比遭受宰割要好得多。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既展现了玳瑁的命运沉浮,也寓含了诗人对生态保护和生命尊严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