徙倚荒台畔,潺湲瀑水飞。
因看江左右,却忆华山畿。
化碧阴厓出,为云晚岫归。
凄其前代事,端使胜情微。
徙倚荒台畔,潺湲瀑水飞。
因看江左右,却忆华山畿。
化碧阴厓出,为云晚岫归。
凄其前代事,端使胜情微。
这首诗描绘了董其昌对祝英台宅的景仰之情。诗人站在荒废的台畔,耳边传来瀑布潺潺的流水声,眼前是水流飞溅的景象。他不由自主地将眼前的景色与华山畿的山水相比较,心中涌起了一种深深的怀旧之情。
“化碧阴厓出,为云晚岫归”,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瀑布从阴暗的山崖中喷涌而出,又在傍晚时分化作云雾缭绕的山峦,形象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变幻。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不仅赞美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寄托了自己的情感和思绪。
“凄其前代事,端使胜情微”,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往事的感慨。面对眼前的景象,他不禁想起了过去的故事,心中涌起了一丝淡淡的哀愁。这种哀愁并非消极,而是对美好事物逝去的一种惋惜,同时也激发了他对生活、对自然、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深眷恋。
士忧行不脩,不忧禄不及。
之子久好学,何患名未立。
圣时开贤科,子独不肯入。
固非远仕进,服期难赴集。
南归慰亲颜,道路正暑湿。
悠悠几千里,赤日薄行笠。
暂憩青林下,赖有寒泉汲。
漱齿去尘埃,土风须渐袭。
折柳赠子行,况闻彭泽去。
将过五株下,可与青青助。
渭城人唱罢,羌管愁吹处。
江上定多闲,疏阴就箕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