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孺亭边,滕王阁畔,旧识中丞开府。
燕雀春闲,鱼龙夜静,白昼满城箫鼓。
时看节钺临戎,宫墙较士,笑谈樽俎。
有邦人报道,十郡兵销,九江度虎。
望故园、宝泽楼成,琼恩堂启,轮奂翚飞百堵。
仰荷皇恩,钦承帝敕,经画有烦地主。
庐阜风烟,灵峰云气,壮观大江今古。
今非才遭际,合家岂堪霖雨。
徐孺亭边,滕王阁畔,旧识中丞开府。
燕雀春闲,鱼龙夜静,白昼满城箫鼓。
时看节钺临戎,宫墙较士,笑谈樽俎。
有邦人报道,十郡兵销,九江度虎。
望故园、宝泽楼成,琼恩堂启,轮奂翚飞百堵。
仰荷皇恩,钦承帝敕,经画有烦地主。
庐阜风烟,灵峰云气,壮观大江今古。
今非才遭际,合家岂堪霖雨。
这首明代夏言的《过秦楼·寄秦都御史屿湖》是一首寄赠友人的词作,表达了对秦都御史的敬意和对故乡美景的怀念。词中以徐孺亭和滕王阁为背景,描绘了滕王阁畔的繁华景象,白天箫鼓喧闹,夜晚则宁静如鱼龙潜藏。词人想象御史在边疆领军,威仪显赫,与士人共饮谈笑,显示出其治政有方。
接着,词人提到地方安宁,战事已息,百姓安居乐业,这是对御史政绩的赞美。他描述故乡宝泽楼和琼恩堂的壮丽,以及庐山的风烟和灵峰的云气,展现出一幅壮观的大江古今画卷。
然而,词人也感慨自己并未得到应有的施展才华的机会,暗示家族可能难以承受过多的风雨。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的赞赏,也有对自己命运的感叹,体现了词人对朝廷和家乡的深厚感情。
更番梦觑。过几重墙,又几重烟树。
红阑树隔,帘密密、何处是君留处。
可怜蚕瘦,还紧把、柔丝缠住。
向凄凉、婪尾歌边,消受断云零雨。
南楼夜月春圆,问细语盟香,曾记前度。
迢迢静夜,灯照枕、试想谁甜谁苦。
玉腰花贼,甚惯瞰、东风歧路。
倩桃枝、招尔归来,翻被杨花催去。
葺荒陋、斜扉低庌。贴壁刍槽,系来瘏马。
日漏绳床,遮檐茆帚剩无把。
沙泉分铫,煨土锉、微烟赭。
自分橐金稀,抱冷襆、羁栖聊且。寂夜。
奈苇帘不蔽,瘦犬吠人堪怕。
月光凄射,看四壁、乱枝横亚。
听隔屋、笑语深深,环银烛、酒陶歌写。
甚此院霜多,饿?鸣鸡都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