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山复七盘,图南此日快飞翰。
诗留白下应传诵,路入青天未觉难。
杨子原通巴字水,僰人争候惠文冠。
双旌早晚经鱼复,试向孤城问永安。
游遍三山复七盘,图南此日快飞翰。
诗留白下应传诵,路入青天未觉难。
杨子原通巴字水,僰人争候惠文冠。
双旌早晚经鱼复,试向孤城问永安。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游朴所作的《陈世勉自留都观察阆中寄赠三首》中的第二首。诗中描绘了陈世勉游历山水的豪迈之情,以及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首句“游遍三山复七盘”,开篇即以壮阔的景象展现陈世勉的行踪,他游历了众多山峰,穿越了层层叠叠的山路,展现了其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接着,“图南此日快飞翰”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陈世勉在这一天如同展翅高飞的鸿鹄,自由自在,心情愉悦。
“诗留白下应传诵,路入青天未觉难”两句,一方面赞美陈世勉的诗作将会流传千古,受到后人的传颂;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他对旅途艰辛的乐观态度,即使道路崎岖,也未曾感到困难。
“杨子原通巴字水,僰人争候惠文冠”两句,通过历史典故和地方风俗的描述,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表达了对陈世勉深入民间、了解民情的赞赏。
最后,“双旌早晚经鱼复,试向孤城问永安”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陈世勉未来行程的关切与期待,希望他能顺利到达目的地,并询问关于永安的情况,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旅途安全的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陈世勉游历山水的豪情壮志,也蕴含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文化的尊重,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
长安大道尘拍天,朔风乍号何怒颠。
传闻汉廷方虑狱,都人观者纷骈阗。
侍郎拲梏叫阊阖,累累木索同钩连。
一言脱口黄沙起,万事苍茫争片纸。
曈昽日出轩辕宫,忍照孤臣戴盆死。
诸老逡巡视牍背,或复义声鸣感慨。
谦让移时议忽同,奋笔大书法当贷。
其时群口欢如雷,今日始逢天眼开。
金水桥边画漏静,浮云散尽终风回。
初闻督府腾谤书,重瞳读之知子虚。
闽海焚香万人哭,高幡急鼓随槛车。
射乌城头海月昏,手飞铁炮鲸鲵奔。
幕府上封曰臣亮,功大不可以罪论。
出之缧绁须臾耳,独挈完城报天子。
仆射军中若父兄,官罢人情乃如此。
上党观察陈谊高,同时五贤郡法曹。
对案流涕辄不食,不白此狱非人豪。
六人逮系三广柳,生者三人复囚首。
已分杨匡都市缚,谁纵虞卿解印走。
我皇仁圣真如天,文书乙夜披甘泉。
四十五牒同日上,满车薏苡消秋烟。
今年盛夏雨泽枯,桑林步祷临天衢。
诏下公车求谠直,请剑有人当陛呼。
亚夫大胾胜赐玦,饱澍倾盆洗蒸热。
敢云不雨烹宏羊,无乃为霖期傅说。
七月十月曾几时,风翻雨骤何相随。
天心倚伏殊有意,冰山毒雾空尔为。
阴阳休咎关三府,人果回天天不怒。
吁嗟乎五风十雨何足奇,君不见侍郎之风相公雨。
《大风行》【明·龚鼎孳】长安大道尘拍天,朔风乍号何怒颠。传闻汉廷方虑狱,都人观者纷骈阗。侍郎拲梏叫阊阖,累累木索同钩连。一言脱口黄沙起,万事苍茫争片纸。曈昽日出轩辕宫,忍照孤臣戴盆死。诸老逡巡视牍背,或复义声鸣感慨。谦让移时议忽同,奋笔大书法当贷。其时群口欢如雷,今日始逢天眼开。金水桥边画漏静,浮云散尽终风回。初闻督府腾谤书,重瞳读之知子虚。闽海焚香万人哭,高幡急鼓随槛车。射乌城头海月昏,手飞铁炮鲸鲵奔。幕府上封曰臣亮,功大不可以罪论。出之缧绁须臾耳,独挈完城报天子。仆射军中若父兄,官罢人情乃如此。上党观察陈谊高,同时五贤郡法曹。对案流涕辄不食,不白此狱非人豪。六人逮系三广柳,生者三人复囚首。已分杨匡都市缚,谁纵虞卿解印走。我皇仁圣真如天,文书乙夜披甘泉。四十五牒同日上,满车薏苡消秋烟。今年盛夏雨泽枯,桑林步祷临天衢。诏下公车求谠直,请剑有人当陛呼。亚夫大胾胜赐玦,饱澍倾盆洗蒸热。敢云不雨烹宏羊,无乃为霖期傅说。七月十月曾几时,风翻雨骤何相随。天心倚伏殊有意,冰山毒雾空尔为。阴阳休咎关三府,人果回天天不怒。吁嗟乎五风十雨何足奇,君不见侍郎之风相公雨。
https://shici.929r.com/shici/WLz6Ig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