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山一望气嶙峋,玉韫山中泣鬼神。
莫怪陵阳当日泪,即今抱璞献何人。
荆山一望气嶙峋,玉韫山中泣鬼神。
莫怪陵阳当日泪,即今抱璞献何人。
这首明代诗人佘翔的《赋得荆山玉示王汝存》描绘了一幅荆山深处蕴藏美玉的壮丽景象,同时也寓含了深沉的情感。"荆山一望气嶙峋",开篇以峻峭的荆山为背景,展现出山势的雄浑与苍茫。"玉韫山中泣鬼神",运用夸张的手法,形容玉质之珍贵,仿佛连山川鬼神也为之动容。
后两句"莫怪陵阳当日泪,即今抱璞献何人",诗人借古人陵阳子的故事,表达了对玉石无人识货的感慨。陵阳子曾因怀才不遇而哭泣,这里的"当日泪"暗指自己或王汝存可能也有类似的境遇。"抱璞献何人"则寓意着他们虽有才华或珍宝(璞玉),却不知如何找到能欣赏和发掘其价值的人。
整首诗通过荆山玉的意象,寓言式地表达了对知音难觅、才华被忽视的无奈与期待,具有深厚的情感内涵和哲理意味。
溪南迤斜畈,一折幽复深。
夹路桫椤香,惜非桃花林。
萧然遇野老,向风坐披襟。
有田种山药,茁苗如紫蔘。
自食差有馀,饱外无閒心。
杂树偶为花,绕屋多佳禽。
虽非魏晋遗,淳古已堪钦。
讽以招隐篇,疏籁浮遥岑。
四山白昼闻鞞钟,山将跨日天难空。
日轮走遁万厓底,光明去照冰蠵宫。
山头走云如乱蓬,我挥长麈当其中。
麈边拂落十万鸟,顾我衣带恬无风。
下上一气青濛濛,浩歌难发千灵矇。
径思赤手鞭烛龙,峰峦散作金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