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地深怜惜。忽地轻抛掷。
漫说明朝,已难前夜,何如今夕。
只芭蕉一片、画廊阴,抵云帱三尺。逼得欢心剧。
贴得侬心适。酽语拖愁,浓香困梦,凄歌荡魄。
肯时时不隔、一重心,甚一重江隔。
特地深怜惜。忽地轻抛掷。
漫说明朝,已难前夜,何如今夕。
只芭蕉一片、画廊阴,抵云帱三尺。逼得欢心剧。
贴得侬心适。酽语拖愁,浓香困梦,凄歌荡魄。
肯时时不隔、一重心,甚一重江隔。
这首《连理枝》(其二)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爱情中的复杂情感与微妙变化。
首句“特地深怜惜”,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对某人的深切爱意与关怀。接着,“忽地轻抛掷”一句转折,暗示了这份情感的突然消失或被轻易放弃,情感的波动与不确定性跃然纸上。紧接着,“漫说明朝,已难前夜,何如今夕”三句,通过对比今夕与明朝、前夜的情感状态,表达了对当前时刻的珍惜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只芭蕉一片、画廊阴,抵云帱三尺”运用比喻手法,将芭蕉叶比作云帱(一种遮蔽物),形象地描绘了情感的深厚与难以言喻。接下来,“逼得欢心剧。贴得侬心适”两句,进一步展现了情感的强烈与契合,仿佛能触及心灵深处。
“酽语拖愁,浓香困梦,凄歌荡魄”则通过具体的感官体验,如浓烈的话语带来的忧愁、梦境中的香气与歌声的冲击,描绘了情感的复杂与深刻。最后,“肯时时不隔、一重心,甚一重江隔”两句,表达了即使在时空的阻隔下,内心依然渴望着彼此的靠近,情感之深可见一斑。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爱情中情感的起伏与复杂性,以及面对距离与时间时的无奈与渴望,具有较强的情感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
梁苑当时,春如水、花明酒冽。
寒食夜、翠屏入照,海棠红雪。
底事年来常马上,不堪齿发行衰缺。
解见人、幽独转寒江,樽前月。平生友,中年别。
恨无际,那容发。萧闲便归去,此图清绝。
花径酒垆身自在,都凭细解丁香结。
尽世间、臧否事如云,何须说。
敝裘尘土压征鞍,鞭倦袅芦花。
弓箭萧萧,一径入烟霞。
动羁怀,西风禾黍,秋水蒹葭。千点万点,老树寒鸦。
三行两行,写长空历历,雁落平沙。
曲岸西边,近水湾鱼网纶竿钓,断桥东壁,傍溪山竹篱茅舍人家。
见满山满谷,红叶黄花。
正是凄凉时候,离人又在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