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釜要端正,定里问黄公。
流戊就己,须待山下出泉蒙。
采药堤防不及,行火休教太过,贵在得其中。
执中常不易,天理感而通。那些儿,玄妙处,实难穷。
自从会得,庵中无日不春风。
便把西方少女,嫁与南陵赤子,相见永和同。
十月圣胎备,脱蜕烁虚空。
土釜要端正,定里问黄公。
流戊就己,须待山下出泉蒙。
采药堤防不及,行火休教太过,贵在得其中。
执中常不易,天理感而通。那些儿,玄妙处,实难穷。
自从会得,庵中无日不春风。
便把西方少女,嫁与南陵赤子,相见永和同。
十月圣胎备,脱蜕烁虚空。
这首元代李道纯的《水调歌头·赠和庵王察判》是一首禅意深厚的词作,以炼丹修炼的术语寓言人生哲理。开篇“土釜要端正,定里问黄公”形象地描绘了修炼过程中的专注与寻求指导,暗指内心要纯净,向内省察。接下来,“流戊就己,须待山下出泉蒙”象征着修炼者需顺应自然,静待内在智慧的涌现。
“采药堤防不及,行火休教太过”强调平衡与适度,不可过度追求,恰到好处才是关键。“执中常不易,天理感而通”进一步阐述了遵循中庸之道,顺应天理的重要性。词人感叹“那些儿,玄妙处,实难穷”,表达对道的深邃与难以穷尽的理解。
“自从会得,庵中无日不春风”表达了领悟后的喜悦,仿佛每日都沐浴在春风之中,心境如春。接下来,词人以“西方少女”和“南陵赤子”象征男女之间的和谐合一,寓意修行者与宇宙大道的交融。
结尾“十月圣胎备,脱蜕烁虚空”则描绘了修炼的最高境界,如同十月怀胎后,灵魂得以升华,脱离世俗,消融于无边的虚空之中。整首词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充满了禅宗的智慧与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