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冬时惨烈,猛寒不可胜。
严风截人耳,素雪坠地凝。
林上飞霜起,波中自生冰。
未夕结重衣,崇朝不敢兴。
季冬时惨烈,猛寒不可胜。
严风截人耳,素雪坠地凝。
林上飞霜起,波中自生冰。
未夕结重衣,崇朝不敢兴。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末期的凄冷景象,通过生动的细节展现了季节变换带来的强烈对比与感受。
首句“季冬时惨烈”直接点明时节,季冬即农历十二月,是冬季最寒冷的时期,此时的天气往往让人感到格外凄凉。接着,“猛寒不可胜”进一步强调了寒气的猛烈,使人难以承受,营造出一种极端寒冷的氛围。
“严风截人耳,素雪坠地凝”两句,形象地描绘了风雪交加的场景。严风如同锋利的刀刃,割裂着人的耳朵,而雪花则在地面凝结成一层白茫茫的覆盖物,整个画面显得既冷酷又静谧。
“林上飞霜起,波中自生冰”则将视线转向自然界的其他部分,霜花在树梢上飘落,湖面或河流表面则自行结成了冰层,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自然界在严冬中的静默与坚韧。
最后,“未夕结重衣,崇朝不敢兴”表达了人们面对严冬的无奈与谨慎。在天色未晚之前就早早穿上厚重的衣服,早晨都不敢轻易外出,体现了人们对寒冷的畏惧和对温暖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季末期的寒冷景象,通过自然界的反应和人类的感受,传达出对季节更替的深刻体验和对温暖的向往。
山僧住山今老朽,逢人说山不去口。
从前所闻见则否,过眼一过为刍狗。
何如此山世希有,一幅云林好心手。
周遭方广盈十亩,土肥泉滑峰棱瘦。
中有天地外无漏,山光水光昼复昼。
两两石楼如老叟,大者兀坐小回首。
大楼之左小楼右,长松低枝与石斗。
众石伛偻若奔兽,前行麋鹿后猿狖。
聚为月窟丰其蔀,仰首窥天通石腠。
散为玉衡布星斗,横数八八纵九九。
路断不断见遗构,有声无声狮子吼。
相传古寺废已久,残碑半缺成蝌蚪。
殿角生尘佛面丑,圆镜当中无净垢。
八门顶礼还抖擞,踏破前人旧窠臼。
归来大笑别良友,此山取作逋逃薮。
君心我心无避就,终当去去去莫后。
把茅盖头瓮遮牖,坐断云根观远岫。
不信名山有神守,管取洞天归两肘。
君不见藏山于泽未为固,夜半有力负之走。
窃负而逃逃者谁,字曰迹删名曰鹫。
《游石碣山作》【明·成鹫】山僧住山今老朽,逢人说山不去口。从前所闻见则否,过眼一过为刍狗。何如此山世希有,一幅云林好心手。周遭方广盈十亩,土肥泉滑峰棱瘦。中有天地外无漏,山光水光昼复昼。两两石楼如老叟,大者兀坐小回首。大楼之左小楼右,长松低枝与石斗。众石伛偻若奔兽,前行麋鹿后猿狖。聚为月窟丰其蔀,仰首窥天通石腠。散为玉衡布星斗,横数八八纵九九。路断不断见遗构,有声无声狮子吼。相传古寺废已久,残碑半缺成蝌蚪。殿角生尘佛面丑,圆镜当中无净垢。八门顶礼还抖擞,踏破前人旧窠臼。归来大笑别良友,此山取作逋逃薮。君心我心无避就,终当去去去莫后。把茅盖头瓮遮牖,坐断云根观远岫。不信名山有神守,管取洞天归两肘。君不见藏山于泽未为固,夜半有力负之走。窃负而逃逃者谁,字曰迹删名曰鹫。
https://shici.929r.com/shici/GvPci9b.html
留宾燕我堂,壶饮倾千觞。
洗爵东溟水,移樽北斗傍。
师涓写淫奏,逸娱皆乐康。
名讴徵巩雒,蹈节出平阳。
绝缨舞银烛,解带轻罗霜。
白驹期永夕,良游欢讵央。
木李报琼瑶,久要不可忘。
神芝生白水,可以喻中肠。
剪湍流短晷,鼎力不能扛。
素标插朱颜,盛年安得常。
谁谓造云闼,而非荒草乡。
服食傥有待,痛饮当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