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别老君洞,今逾二十年。
重来持汉节,又复冒蛮烟。
风物总仍旧,霜髯徒自怜。
不如归去好,趣办五湖船。
忆别老君洞,今逾二十年。
重来持汉节,又复冒蛮烟。
风物总仍旧,霜髯徒自怜。
不如归去好,趣办五湖船。
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与现实生活的比较。开篇“忆别老君洞,今逾二十年”两句,诗人提到自己二十年前曾经告别的一位长者所居之地,这里的“老君洞”可能是某个隐逸之士的住所,或者是一个充满哲理和仙气的地方。通过这一设定,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接着,“重来持汉节,又复冒蛮烟”两句,则描绘了诗人此次重返旧地的情景。“持汉节”可能指的是官员手中的符节,这里暗示诗人此行或许带有某种官方的身份。而“冒蛮烟”则是对当时边塞生活的写照,“蛮”在古代常用来形容南方民族,意指边远之地的烟火。
然而,当诗人面对现实景物时,他发现“风物总仍旧”,万物依旧,只有自己的“霜髯徒自怜”。这里的“霜髯”是指白发,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岁月匆匆,时光易逝之感。
最后两句“不如归去好,趣办五湖船”,则表现出诗人对归乡生活的向往和渴望。这里的“五湖”可能是指中国南方某些著名的湖泊,如西湖、洞庭湖等,而“办五湖船”则是准备返回那片水域的生活。这两句透露出一种对平静田园生活的憧憬,诗人似乎在表达:与其留恋于旧地,不如归去过上简单而自在的生活。
江东五月榴花红,江西三月满花丛。
东花窘束少态度,西花重叠红蒙茸。
谁剪燕支山下草,乞与殷红照林杪。
移栽我欲过江东,衔子鸿鹄今成空。
红巾半蹙为谁苦,芳心何止千重重。
试遗红妆歌一曲,此花此曲何由逢。
春光都无十日事,不成夜雨还朝风。
红芳莫遣忽飞去,断肠烟雨空溟濛。
念昔居上国,春荠卖作斤。
那得千金囊,可买百濯薰。
一为道院主,坐空朱墨文。
清笳咽悲壮,浓篆横披纷。
幽意可略喜,老倦复小勤。
诗如水得风,自然偶成纹。
香亦旋变灭,颇类无心云。
丞哉两松篇,时出水麝芬。
镂冰纳蔬肠,争洗三韭荤。
敏手不可敌,胜妙昔未闻。
岂不胜儿女,呢呢相怨恩。
人生如此少,炉烟且氤氲。
相国风流元有种,徐卿裙屐固应稀。
青衫好着君犹未,黄发无多我合归。
清梦晓听湖上雨,暮年犹借水边扉。
南来未是安巢鸟,拟趁西风著处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