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州之西,山曰藐姑,有泉源源流不潴。
疏为八道沟与渠,坐令瘠土成膏腴。
多黍多稌多麻蔬,沄沄万亩棋局如。
田家终岁惟勤劬,虽有乾旱无忧虞。
割牲酾酒父老趋,坎坎击鼓吹笙竽。
报答龙神醉饱馀,宛若泽国江乡居。
晋州之东民岂迂,耕种自亦为农夫。
年年汲井井欲枯,赤日炙背田不濡。
父子筋力疲辘轳,肩赪汗浃良区区。
老我见此空嗟吁。
谁把劳逸分两途,凶年且为宽赋租。
晋州之西,山曰藐姑,有泉源源流不潴。
疏为八道沟与渠,坐令瘠土成膏腴。
多黍多稌多麻蔬,沄沄万亩棋局如。
田家终岁惟勤劬,虽有乾旱无忧虞。
割牲酾酒父老趋,坎坎击鼓吹笙竽。
报答龙神醉饱馀,宛若泽国江乡居。
晋州之东民岂迂,耕种自亦为农夫。
年年汲井井欲枯,赤日炙背田不濡。
父子筋力疲辘轳,肩赪汗浃良区区。
老我见此空嗟吁。
谁把劳逸分两途,凶年且为宽赋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丰收的田园景象和农民庆祝丰收的欢乐场面。晋州之西,有座藐姑山,山中有泉水源源不断地流淌,不仅没有干涸,还被疏导成八道沟渠,滋润了瘦弱的土地,使其变得肥沃。诗中的“多黍多稌多麻蔬”表明农作物种类丰富且产量丰厚,如同万亩田地上的棋局一般整齐有序。这一切都归功于田家一年到头的勤劳和努力,即使遇到了干旱,也不必担忧。庆祝丰收时,人们割牲畜、酿酒,老人也加入了欢庆,一起击鼓吹奏笙竽,以此来报答龙神的恩赐,就像宛泽国江乡一样安居乐业。
而晋州之东的人们则不必如此劳累,因为他们也有自己的耕种方式,也是农夫。然而,每年都要汲水浇灌,井水几乎快要干涸了,烈日炎炎,田地却难得一滴水。父子两人用尽全力,汗流浃背,依然忙碌不息。诗人看到这一幕,不禁发出感慨,质疑谁能将辛勤的劳作与悠闲的享乐区分开来。在凶年之际,农民还要承受宽赋租税的重担。
这首诗通过对比晋州西部和东部农民的生活状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劳动人民命运的关切,以及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
金飔猎猎吹旌旗,秋狝试合平原围。
平原有鹿硕且肥,呦呦母子相追随。
虞人甸人争逐之,小鹿跳跃虽无知,老鹿顾复独含悲。
念彼物类犹仁慈,爰命解网任远驰。
匪余小惠拯其危,物亦有伦人胡遗。
呜呼射母不射子,明帝虽贤全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