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登三老峰》
《九日登三老峰》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叶落万山紫,披云信短筇。

恰逢重九日,独上最高峰。

海色连秋汉,风声杂晚钟。

黄花今又醉,犹是去年侬。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释函是的《九日登三老峰》描绘了秋天登高赏景的情境。首句“叶落万山紫”,以落叶渲染出秋意浓厚的山间景色,满目皆是紫色的秋叶,显得既富有诗意又富有画面感。接下来,“披云信短筇”描绘了诗人手持简陋的竹杖,穿越云雾的画面,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恰逢重九日”点明了登高的节日背景,重阳节历来有登高赏秋的传统,诗人选择在这一天登上了最高峰,寓意着超越自我,追求卓越。接着,“海色连秋汉”一句,通过海天一色的景象,将视线延伸到远方,增添了空间的辽阔感。

“风声杂晚钟”则通过风声与寺庙晚钟的交织,营造出宁静而深沉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静思和对人生的感悟。最后两句“黄花今又醉,犹是去年侬”,诗人借菊花的盛开,表达了时光流转中个人心境的不变,即使岁月更迭,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依旧如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登高所见的秋景,融入了节日的喜庆和人生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理。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送管时敏

相见惊新岁,论交感旧游。

春风扬子宅,明月庾公楼。

白雪词难并,青云志已酬。

别情何所似,不尽楚江流。

(0)

次高侍郎韵

芳村渺渺带平沙,桑柘阴阴一径斜。

老去更堪身在客,病馀方觉眼生花。

虫声入夜惊秋早,雁影冲寒冒雨斜。

西望故乡情不极,白云飞处是吾家。

(0)

宿聪上人房

半生无计涤尘襟,喜共旻公宿梵林。

隔竹茶烟风冉冉,锁窗花影夜沉沉。

有心听法篝灯坐,著意敲诗步月吟。

一榻未容清梦觉,又乘羸马逐朝簪。

(0)

遗安巢

龙虎昔战斗,风尘天地昏。

皤皤释耕叟,赫赫刺史轩。

邂逅相勉慰,故有遗安言。

君今际升平,乐志居田园。

积书千万卷,义方教儿孙。

庶几骋康庄,而无倾覆辕。

所遗有如此,何必同鹿门。

(0)

题赵大年小景

独卧荆扉拂曙开,啼莺相唤故人来。

落花昨夜迷行迹,先遣家僮扫石苔。

(0)

传报广寇劫予邑之西南燔杀惨甚罗文庄公旧宅刘两江先生舍皆为烟烬为之掩涕

传闻烽火照青螺,旧国其如战伐何。

四海尽看悲剑戟,三江无处慎风波。

邺侯书架空飞焰,陶令家园遍荷戈。

掩涕不能重借问,洗兵谁为挽天河。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