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传报广寇劫予邑之西南燔杀惨甚罗文庄公旧宅刘两江先生舍皆为烟烬为之掩涕》
《传报广寇劫予邑之西南燔杀惨甚罗文庄公旧宅刘两江先生舍皆为烟烬为之掩涕》全文
明 / 胡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传闻烽火照青螺,旧国其如战伐何。

四海尽看悲剑戟,三江无处慎风波。

邺侯书架空飞焰,陶令家园遍荷戈。

掩涕不能重借问,洗兵谁为挽天河。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胡直所作,名为《传报广寇劫予邑之西南燔杀惨甚罗文庄公旧宅刘两江先生舍皆为烟烬为之掩涕》。诗中描绘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悲痛,以及对逝去家园的哀悼之情。

首句“传闻烽火照青螺”,以烽火照亮青螺山的景象,象征战争的爆发和烽烟四起,预示着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接着,“旧国其如战伐何”表达了对战争摧残国家的无奈与哀叹,国家在战火中遭受破坏,人民生活陷入苦难。

“四海尽看悲剑戟,三江无处慎风波”进一步渲染了战争的残酷,四海之内,人们都目睹着剑戟相交的悲惨景象;三江流域,没有一处能够避开战争带来的动荡与危险。这两句通过广阔的地理范围,展现了战争对整个社会的影响。

“邺侯书架空飞焰,陶令家园遍荷戈”则将笔触转向历史人物的故居,邺侯(指邺侯李泌)的书架在战火中化为灰烬,陶渊明(陶令)的家园也被士兵占领,象征着历史名人的命运也无法逃脱战争的侵袭。这两句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强调了战争对文化与文明的破坏。

最后,“掩涕不能重借问,洗兵谁为挽天河”表达了诗人面对战争带来的巨大损失和痛苦,无法再向逝去的亲人和家园询问的无奈,同时提出了一个深沉的问题:如何才能停止战争,让和平降临人间?诗人希望有人能像挽天河一样,拯救这片饱受战争蹂躏的土地,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谴责。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战争破坏的描绘和对和平的呼唤,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

作者介绍

胡直
朝代:明

猜你喜欢

伯兄归自桐江未至因有作示诸弟

遥思徒驭去江干,道路谁何共险艰。

长使庭闱终日望,不知车马几时还。

伫期笑乐同尘席,应有文章慰病颜。

酒瓮半空为收拾,筮言当见立谈间。

(0)

沙陀逢正旦使副

踏雪予今济土河,驱车君始入沙陀。

异乡邂逅不可得,别酒留连能几何。

缥缈飞鸿无限意,凋零白草不胜歌。

到家正是花时节,酒饮休辞杯数多。

(0)

呈通判朝奉宋丈·其二

经时山川浪跋履,半夜衣裳时倒颠。

尘土最能催白首,风波祇会送流年。

寂寥彭泽门栽柳,萧洒东林社结莲。

语及故乡归未得,看云步月欲忘眠。

(0)

和叔宜弟·其一

悠悠白云飞,戚戚感我情。

白云行四方,顾我岂惮行。

投袂起番水,荷担指宜城。

所怀再踰秋,计以顷刻成。

远装有书帙,贫囊无金籯。

马羸半徒步,仆瘦复兼程。

天寒雪频飞,山阻路少平。

林端虎豹迹,驿后豺狼声。

我行有所怀,虽壮如孩婴。

入门旅愁破,侍席春风生。

丁宁道怀感,恻怛一坐倾。

我今授汝记,汝当以孝名。

孝能事其亲,荣亦及乃兄。

乃兄久衰矣,山川倦遐征。

归与治尔田,我归耦而耕。

(0)

吴园杂咏十九首·其八思贤亭

大风无邪声,积雪不改色。

根方为龙去,实拟待凤食。

一日有不见,恍如岁三易。

(0)

五祖山拈香

白云岩畔旧相逢,往日今朝事不同。

夜静水寒鱼不食,一炉香散白莲峰。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