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笠泽,不同时堪恨。休道风标后来俊。
看橛头艇子,长系桃柯,可也有、魏晋间人风韵。
斜风吹细雨,了不须归,何况月明晚波定。
一世住鲈乡,饱饭莼菰,浑不识、洛城秋信。
便天子、传宣不呼名,把生谥玄真,玉雕私印。
三高笠泽,不同时堪恨。休道风标后来俊。
看橛头艇子,长系桃柯,可也有、魏晋间人风韵。
斜风吹细雨,了不须归,何况月明晚波定。
一世住鲈乡,饱饭莼菰,浑不识、洛城秋信。
便天子、传宣不呼名,把生谥玄真,玉雕私印。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以"三高笠泽"起笔,暗示了隐逸高士的生活环境。词中提到的"橛头艇子"和"桃柯",形象地展现了渔夫的生活状态,暗含魏晋时期文人士大夫的闲适风度。"斜风吹细雨"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而"月明晚波定"则寓意着夜晚的静谧与诗意。
词人感叹自己一生居住在鲈鱼故乡,享受着清淡的饮食,对洛阳的繁华世事毫不关心,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深深喜爱。即使皇帝召唤,他也不愿改变这种生活方式,宁愿被赐予"玄真"这样的谥号,拥有"玉雕私印",象征着他的独立和清高。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写景抒怀,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体现了清末近现代初樊增祥的个性和审美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