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暑闲寻湖上径。雨丝断送凉成阵。
风里芙蓉斜不整。沈红影。约回萍叶波心静。
催唤吴姬迎小艇。妆花烛焰明相映。
饮到夜阑人却醒。风雨定。欲归更把阑干凭。
畏暑闲寻湖上径。雨丝断送凉成阵。
风里芙蓉斜不整。沈红影。约回萍叶波心静。
催唤吴姬迎小艇。妆花烛焰明相映。
饮到夜阑人却醒。风雨定。欲归更把阑干凭。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敦儒的《渔家傲·其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在炎热夏季寻找湖上小径,享受雨后凉爽气息的意境。其中,“畏暑闲寻湖上径”表达了避暑的愿望和行动;“风里芙蓉斜不整”描绘出荷花在微风中的自然姿态,而“沈红影”则是荷叶下的倒影,增添了一抹诗意。
“约回萍叶波心静”显示了作者对湖面上萍叶间水波的感受,以及内心的平静;“催唤吴姬迎小艇”则是请示船家准备小舟,以便游玩。接下来的“妆花烛焰明相映”描绘出荷花与蜡烛光影交辉映衬,显得分外美丽。
“饮到夜阑人却醒”表现了宴会延至深夜,人们虽然酒醒但心情仍然愉悦;“风雨定”则是天气转晴的描述。最后,“欲归更把阑干凭”表达了作者不忍离去,再次靠在船舷上享受湖光山色的意愿。
朱敦儒通过这首诗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和细腻描绘,以及在热夏中寻找清凉与宁静的生活态度。
枕江一片石,逶迤十余里。
峭壁插长空,高崖嗑江水。
仰面神魂飞,一望寒生眦。
崎岖路不穷,嵌空错难理。
猿狖不得攀,乌鹊无栖止。
初洞亩盈余,小结依崖址。
山腰二洞幽,乔木秀悬藟。
百折到三台,倒挂石垂蕊。
中有一泓泉,汩汩流山髓。
仿佛敲清磬,声随风远迩。
高瞻见草庵,欲达无由抵。
吁嗟我远行,浪薄孤舟舣。
程阻得胜游,虽忧亦成喜。
慷慨问山灵,来此人凡几。
武家墩迤南,湖水已到岸。
皇考修高堰,卫民帑弗笇。
迤北岸离湖,筑土仍旧贯。
癸酉几致危,易砖筹禦捍。
其长千馀丈,运口将及半。
今来一再视,预防慎思患。
一律属运口,缓急庶几逭。
拮劬事下策,忸怩怀永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