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产居惭余最长,二尊尤向汝钟情。
斑衣犹记循陔乐,白发皆从陟岵生。
一老吹埙无复和,十年废乐未能平。
伤心溪墅成陈迹,谁听松风看月明。
同产居惭余最长,二尊尤向汝钟情。
斑衣犹记循陔乐,白发皆从陟岵生。
一老吹埙无复和,十年废乐未能平。
伤心溪墅成陈迹,谁听松风看月明。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刘克庄所作,名为《惠州弟哀诗二首(其二)》。诗中流露出浓郁的兄弟之情和对逝去时光的无限留恋。
"同产居惭余最长,二尊尤向汝钟情。"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兄弟共同生活的羞愧感,尽管年岁已久,但对兄弟的深情依旧如初。其中“二尊”指的是兄弟二人,“钟情”则强调了这种情感的坚定和持久。
"斑衣犹记循陔乐,白发皆从陟岵生。"
这两句诗描绘出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随着岁月流逝而带来的沧桑变化。“斑衣”意指曾经共同穿戴的衣物,而“犹记循陔乐”则是对那段快乐时光的怀念。至于“白发皆从陟岵生”,则形象地展示了岁月给诗人带来的老态,头发由黑变白,就如同山中的溪流一样自然而然。
"一老吹埙无复和,十年废乐未能平。"
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在年迈时对音乐的怀念与失落感。尽管已经老去,但仍旧想吹奏古埙以寻找往日的和谐旋律,而“十年废乐”则表达了长久以来未能平复的心情。
"伤心溪墅成陈迹,谁听松风看月明。"
末尾两句诗充满了对过往美好事物的哀伤感,以及面对自然景观时的孤独与寂寞。溪边的旧居已变成了陈迹,提醒着诗人无数的回忆。而“谁听松风看月明”则让人不禁陷入一种深深的思考和感慨之中,似乎在询问谁能伴他聆听那清凉的松风,赏析那皎洁如洗的明月。
整首诗通过对兄弟情谊、时光流逝以及个人境遇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秋光瞩明远,翘彼紫阳山。
紫阳绝攀跻,巘崿云汉间。
威夷蹯曲径,诘侧桧柏环。
扪萝傍其隩,轮转随之湾。
迢递高峰上,前后相推扳。
仰瞻天尺五,平看鸟飞还。
孤云浮禹阁,远霭郁仙关。
下观乔木杪,商飙开芳颜。
六川逶迤到,双虹扬回澜。
倒影浸城雉,万户一丸圜。
登临寄所思,而得开心顽。
总计浮生内,能知几日闲。
婆娑嗟日暮,归途兴未删。
潜江三日住,舍舟忽遵陆。
劳人故草草,安便岂吾欲。
破晓雨初霁,草树霭如沐。
日出烟未散,闻鸡辨茅屋。
肩舆苦欹侧,舆卒杂樵牧。
所欣风土佳,笑语共僮仆。
宛然故乡景,娱此异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