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耕南阳,好为梁甫吟。
二桃杀三士,扼腕为伤心。
或誇晏子智,不以声色临。
计功勇无礼,彼死皆自寻。
腹剑利干将,讵非险且阴。
宽柔以教之,不报无道侵。
毫釐千里谬,古有何独今。
卧龙耕南阳,好为梁甫吟。
二桃杀三士,扼腕为伤心。
或誇晏子智,不以声色临。
计功勇无礼,彼死皆自寻。
腹剑利干将,讵非险且阴。
宽柔以教之,不报无道侵。
毫釐千里谬,古有何独今。
这首诗名为《梁甫吟》,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诗中描绘了卧龙诸葛亮在南阳耕田时,常吟诵《梁甫吟》的情景。通过“二桃杀三士”这一典故,表达了对忠诚与背叛的深刻思考。接着,诗人借晏子的智慧,强调了以德服人的重要性,反对以声色示威。对于勇敢但缺乏礼节的行为,诗人认为最终会导致对方自取灭亡。比喻腹剑如同干将宝剑,暗示了阴谋诡计的险恶和阴暗。最后,诗人主张以宽容和温柔教导他人,并指出即使微小的错误也可能导致巨大的偏差,古今皆然。整首诗展现了作者对人性、道德以及历史教训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