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夜一沉吟,妾意比君深。
别时春未尽,别后岁将阴。
岁将阴,芭蕉写恨鸾何去,豆蔻缄情鲤亦沉。
鲤沉书不到,虫响露方侵。
独宿不堪况今夜,边鸿听尽无归音。
霜天如月房如水,冷光射灯灯欲死。
可怜犹及梦中逢,回首征途八千里。
独夜一沉吟,妾意比君深。
别时春未尽,别后岁将阴。
岁将阴,芭蕉写恨鸾何去,豆蔻缄情鲤亦沉。
鲤沉书不到,虫响露方侵。
独宿不堪况今夜,边鸿听尽无归音。
霜天如月房如水,冷光射灯灯欲死。
可怜犹及梦中逢,回首征途八千里。
这首《秋夜吟》是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主人公在秋夜中的孤独与思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主人公对远方爱人的深切思念。
首句“独夜一沉吟”,点明了时间与情境,一个孤独的夜晚,主人公独自低吟,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接下来,“妾意比君深”一句,直接表达了主人公对爱人的深情厚意,与爱人相比,自己的情感更为深厚,为后续的情感发展埋下了伏笔。
“别时春未尽,别后岁将阴。”这两句通过季节的变化,暗示了两人分别的时间之短,以及别后的漫长等待。春天还未完全消逝,而一年即将过半,时间的流逝加剧了主人公的思念之情。
“岁将阴,芭蕉写恨鸾何去,豆蔻缄情鲤亦沉。”这里运用了多个意象,芭蕉象征着主人公内心的愁苦,鸾鸟的离去象征着爱人的离开,豆蔻花则代表了主人公的深情,而鲤鱼的沉没则暗示了书信的无法送达,进一步加深了主人公的孤独与无奈。
“鲤沉书不到,虫响露方侵。”这两句继续深化了主人公的孤独感,书信无法送达,只能听到虫鸣声,露水也似乎在嘲笑他的孤独,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
“独宿不堪况今夜,边鸿听尽无归音。”在这寒冷的秋夜,主人公难以忍受孤独,边上的鸿雁也似乎听尽了他的呼唤,却没有带来任何回复,进一步强化了主人公的绝望与无助。
“霜天如月房如水,冷光射灯灯欲死。”这两句描绘了主人公所处环境的凄清与寒冷,霜天如同明月,房间如同流水,冷光照射下的灯光似乎快要熄灭,形象地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寒冷与疲惫。
最后,“可怜犹及梦中逢,回首征途八千里。”这两句表达了主人公虽然在现实中无法与爱人相见,但在梦中还能与爱人相逢,但一觉醒来,却发现自己身处于八千里之外的征途上,现实与梦境之间的对比,更加凸显了主人公的孤独与思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深刻地表达了主人公在秋夜中的孤独、思念与无奈,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爱情的执着追求和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