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楞伽晓月》
《楞伽晓月》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难平牛斗雁回翔,峡入楞伽月未央。

侧闪云根沙印玉,斜开珠浦地成璜。

高分诡异悬罗绮,细染玄黄是雪霜。

漫说白盐青不极,探奇真已失瞿塘。

(0)
鉴赏

此诗《楞伽晓月》由明代诗人释今无所作,描绘了黎明时分楞伽山之上的月色美景。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神秘。

首句“难平牛斗雁回翔”,以“牛斗”喻指天空中的星辰,形象地描绘了群星闪烁、雁阵回旋的夜空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活力的氛围。接着,“峡入楞伽月未央”一句,将视线转向楞伽山,暗示着月光洒在山间峡谷,未至尽头,引人遐想。

“侧闪云根沙印玉,斜开珠浦地成璜”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月光下的山景。云层与山石在月光下显现出不同的质感,如同玉石般晶莹剔透,而“珠浦”则比喻为珍珠般的水面,在月光的照耀下形成美丽的弧形,犹如半圆形的玉璜,展现出山间水面上独特的光影效果。

“高分诡异悬罗绮,细染玄黄是雪霜”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将月光下的山景与雪霜相联系,既表现了山色的变幻莫测,又突出了月光的柔和与神秘。这里的“罗绮”比喻为轻柔的布料,用来形容山色的细腻与多变,而“玄黄”则是古代对天地颜色的描述,此处用来形容雪霜的洁白与纯净。

最后,“漫说白盐青不极,探奇真已失瞿塘”两句,以“白盐”比喻山石的洁白,暗示山色的丰富与深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探索自然奥秘的渴望,但最终却因景色过于迷人而迷失方向,仿佛误入了瞿塘峡的迷雾之中,难以自拔。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探索未知世界的无限向往。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卫州感事二首·其二

白塔亭亭古佛祠,往年曾此走京师。

不知江令还家日,何似湘累去国时。

离合兴亡遽如此,凄迟零落竟安之!

太行千里青如染,落日阑干有所思。

(0)

读书山雪中

前年望归归不得,去年中途脚无力。

残生何意有今年,突兀家山堕眼前。

东家西家百壶酒,主人捧觞客长寿。

先生醉袖挽春回,万落千村满花柳。

山灵为渠也放颠,世界幻入兜罗绵。

似嫌衣锦太寒乞,别作玉屑妆山川。

人言少微照乡井,准备黄云三万顷。

何人办作陈莹中,来与先生共炊饼。

(0)

狱中

处顺初无累,安时故不忧。

敢遗身后虑,甘向死前休。

有姊如工部,无儿似邓攸。

悠悠天地意,还许望松楸。

(0)

添字采桑子

迷金醉纸销魂地,有个人人。有个人人。独自伤春。

菱镜满啼痕。熏篝冷逼愁时候,丝雨黄昏。

丝雨黄昏。谁与温存。花落旧朱门。

(0)

阳台梦

绣鸳鸯残留花缝。泪丝衫系春愁重。

香巢并影不成栖,有绿毛小凤。

罗窗人病起,刚被瑶琴三弄。

落红如雨燕归帘,一觉天涯梦。

(0)

七歌·其六

有子有侄未成立,音书问我我恻戚。

跋涉往来六七年,千山万山日洒泣。

读书耕稼总难为,思量到此喘嘘吸。

呜呼六歌兮歌未阑,父死谁怜汝饥寒。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