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应天长.红友约余辈重游石亭,以阴雨辞之,不允,复偕云臣、竹逸、放庵上人饮高士吴具茨墓下,落梅盈把,游情甚适,词以纪之》
《应天长.红友约余辈重游石亭,以阴雨辞之,不允,复偕云臣、竹逸、放庵上人饮高士吴具茨墓下,落梅盈把,游情甚适,词以纪之》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应天长

寺桥阁雨,山馆弄阴,重游向时陂泽。

连袂行歌,依旧名僧与词客。花妨帽,泥印屐。

便湿了、春衫奚惜。疏圃外、映水一枝,旧曾相识。

对景且疏狂,莫负红瓶,潋滟倾春碧。

不见樽前,无数饥鸦作寒食。庾家墓,王氏宅。

糁一片、落英堆积。怕来岁,载酒城南,又是陈迹。

(0)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雨中重游故地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古典韵味和情感色彩。词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的交融。

首先,词的开头“寺桥阁雨,山馆弄阴”,描绘了雨中的寺院与山馆,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重游向时陂泽”则点明了这次是再次回到曾经游览过的地方,勾起了回忆与感慨。

“连袂行歌,依旧名僧与词客”一句,生动地再现了与好友一同漫步、歌唱的情景,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与生活的雅致。接下来,“花妨帽,泥印屐”描绘了春日里花朵遮挡帽子、泥土留下足迹的景象,既写出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词人的轻盈与自在。

“便湿了、春衫奚惜”表达了词人对春雨的无畏态度,即使衣服湿透也不在意,体现了对自然的亲近与热爱。“疏圃外、映水一枝,旧曾相识”则通过一枝映在水中的花,唤起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

“对景且疏狂,莫负红瓶,潋滟倾春碧”进一步抒发了词人在美景面前的豪放之情,希望珍惜眼前的春色,如同美酒般尽情享受。接下来,“不见樽前,无数饥鸦作寒食”则以寒食节的景象反衬出宴席的热闹与欢乐。

“庾家墓,王氏宅”提到了古代的名胜古迹,增加了历史的厚重感。“糁一片、落英堆积”描绘了落花满地的景象,既有哀愁也有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怕来岁,载酒城南,又是陈迹”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忧虑,以及对未来再次相聚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词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中秋夕同童子鸣集陈太史宅对月得飘字

皓魄盈盈出绛霄,金茎孤倚夜迢迢。

尊前风露清砧起,笛里关山一雁飘。

楚客狂歌飞白雪,燕台秋色晃银桥。

合欢况更逢知己,蒋径梁园漫寂寥。

(0)

送郁林乡亲关少宰取道还家二首·其二

解缆江门未及秋,凉风先送木兰舟。

旆旌晚曳苍梧路,冠剑晴辉绿水洲。

杳杳停云生远思,青青蔓草结离愁。

悬知此后南来雁,繫足应多说壮游。

(0)

重阳后与陆悬斋观菊

年来幽事力能支,园菊培成遍接篱。

蜜蕊露晞裁欲早,香包霜薄拆应迟。

凝烟秦女窥帘后,衰雨杨妃赐浴时。

几度携壶贪看尔,莫因佳节苦相疑。

(0)

书报黄广台附录二首·其二

不见多才鄙吝萌,缄情寄兴恨还生。

无端昨梦湘潭路,黄鹤楼前月正明。

(0)

当春即事

带雨开荒径,临风护竹垣。

江山长作伴,旦暮共忘言。

路泞妨车过,门深隔市喧。

破寒应是酒,潦倒对清樽。

(0)

即景

风暖蜂房放晚衙,芰荷香气度窗纱。

谁延入夜新来月,照见池塘远近花。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