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閒居我爱亲,庙堂无分敢尤人。
吟坛老将须吾子,碧水游翁还此身。
杯酒不离沧海月,蓑衣长带暮山云。
人生但得长无事,不是神仙亦是神。
野外閒居我爱亲,庙堂无分敢尤人。
吟坛老将须吾子,碧水游翁还此身。
杯酒不离沧海月,蓑衣长带暮山云。
人生但得长无事,不是神仙亦是神。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居野外,与自然为伴的生活状态。首句“野外閒居我爱亲”,表达了诗人对宁静乡村生活的喜爱,远离尘嚣,亲近自然。接着“庙堂无分敢尤人”一句,流露出诗人虽身处庙堂之高却无意于争权夺利,对世俗纷扰保持超然态度。
“吟坛老将须吾子,碧水游翁还此身”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在吟坛上老练的将领和在碧水间自由游弋的老翁,形象地展现了诗人追求自由自在、与世无争的生活理想。
“杯酒不离沧海月,蓑衣长带暮山云”描绘了诗人饮酒赏月、披蓑戴笠、与山云为伴的悠闲生活场景,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最后,“人生但得长无事,不是神仙亦是神”表达了诗人对平静生活的满足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认为即使不是神仙,也能通过内心的平和达到一种接近神灵的状态。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芷云深,蘋梦浅,草阁枕孤渚。
镜槛平波,波上有鸥住。
微茫几点烟螺,两三沙雁,红画出、冷斜阳暮。
寻好句。分明一段荒寒,芦白卷凉雨。
圆泖湖边,相约伴渔父。
湘弦弹瘦秋花,水仙都醒,唤小艇、载将愁去。
黄河远泻,高浪驾天,中原几许盘折。
无数名城腴壤,时时被冲啮。奔流驶,何处泄。
况更是、浊沙难刷。赖千里、屹起坚堤,今古如铁。
忧旱祷桑林,一滴甘泉,方比眼中血。
那晓怒涛秋涨,翻飞半空雪。长虹遭暗揭。
看浩渺、化蛟龙穴。水收后,颓屋荒村,祗剩呜咽。
谢桥春晚。记梦蹋、诗魂未懒。
问向日、青骢嘶处,一去悠扬谁见。
竟何堪、爱近榆钱,漫空不受东风管。
任绣幕遮留,纤葱捉取,难得轻狂心转。
听蓦地、潇潇雨,应打落、荒沟断岸。
纵丁宁紫燕,重来衔起,粉香已被尘泥染。
泪珠千点。倩清江、化作浮萍,也怕漂流远。
收身有路,惟在枯禅静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