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衣我已换禅衣,读得狐书颇造微。
晚岁斗思蓬□去,早年浪夺锦标归。
多生自苦滔滔是,一悟应知念念非。
投老但留诗癖在,羡君珠玉入毫挥。
宫衣我已换禅衣,读得狐书颇造微。
晚岁斗思蓬□去,早年浪夺锦标归。
多生自苦滔滔是,一悟应知念念非。
投老但留诗癖在,羡君珠玉入毫挥。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林希逸对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与感悟。首联“宫衣我已换禅衣,读得狐书颇造微”中,“宫衣”象征着世俗的荣华与权力,“禅衣”则代表了心灵的解脱与超脱。诗人通过“换禅衣”表达了从追求外在功名到寻求内心平静的转变。“读得狐书颇造微”,可能暗指通过阅读或领悟某些深奥的道理,达到了内心的深刻理解。
颔联“晚岁斗思蓬□去,早年浪夺锦标归”描绘了诗人对过去与未来的思考。其中“晚岁斗思蓬□去”可能意指晚年时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与探索,“早年浪夺锦标归”则可能是对年轻时追逐功名利禄的反思,暗示了诗人认识到这些外在成就并非生命真正的价值所在。
颈联“多生自苦滔滔是,一悟应知念念非”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反思。诗人认为过去的种种努力与追求,无论是多生的苦难还是滔滔不绝的自我束缚,都可能并非真正有意义。而“一悟应知念念非”则表明了诗人通过某种顿悟,认识到内心的真实与清净才是最为重要的。
尾联“投老但留诗癖在,羡君珠玉入毫挥”表达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即使到了老年,仍保留着对诗歌创作的痴迷。同时,诗人也羡慕对方能够自如地运用文字,创造出如同珍珠般珍贵的作品。整首诗展现了诗人从世俗到精神世界的转变,以及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
麟甲羽毛诸□类,秉性与我元无二。
只为前生作用愚,致使今生头角异。
或水中游,或林里戏,争忍伤残供品味。
磨刀著火欲烹时,口不能言眼还视。
我闻天地之大德曰生,莫把群生当容易。
残双贼命伤太和,□子劝妻誇便利。
只知合眼恣无明,不悟幽冥毫发记。
命将终,冤对至,面睹阴官争许讳。
人□为兽兽为人,物里轮回深可畏。
不杀名为大放生,免落阿毗无间地。
有意嫌千石,无心羡九卿。
且悦丘园好,何论冠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