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敦友于,感自东海强。
唐明昵昆弟,成器为子臧。
地远天性出,迹拟人伦妨。
龂龂隐太子,纠纠巢刺王。
既迫螫手忧,能辞喋血伤。
所以斗粟谣,终愧鹡鸰章。
汉明敦友于,感自东海强。
唐明昵昆弟,成器为子臧。
地远天性出,迹拟人伦妨。
龂龂隐太子,纠纠巢刺王。
既迫螫手忧,能辞喋血伤。
所以斗粟谣,终愧鹡鸰章。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题阙》系列之三十,通过对比汉明帝与唐明皇对待兄弟的不同态度,以及隐太子与巢刺王之间的争斗,表达了对兄弟间和睦相处的向往和对争斗带来的痛苦的反思。
首句“汉明敦友于,感自东海强”提到汉明帝对待兄弟间的深厚情谊,这种情感源自于他对兄弟间应有深厚感情的理解和实践。接着,“唐明昵昆弟,成器为子臧”则转向唐明皇,指出他与兄弟之间亲近的关系,并以子臧为例,子臧是孔子的学生,以忠诚和智慧著称,暗示唐明皇在兄弟关系中也表现出了相似的品质。
“地远天性出,迹拟人伦妨”两句,诗人探讨了地理距离与人性本质的关系,以及在人伦关系中的行为准则。这里暗含着对兄弟间因地理或其它因素导致的疏离的思考,强调了即使在遥远的距离下,兄弟间的情感和责任也不应被忽视。
“龂龂隐太子,纠纠巢刺王”提到了历史上著名的兄弟之争,隐太子(李建成)与巢刺王(李元吉)之间的冲突,反映了兄弟间因权力和利益而产生的激烈对抗。这两句通过历史事件的引用,表达了对兄弟间和谐共处的渴望,以及对因争斗而导致的悲剧的深刻反思。
“既迫螫手忧,能辞喋血伤”进一步阐述了争斗带来的痛苦和伤害,无论是身体上的还是心灵上的。这里的“螫手忧”比喻争斗带来的痛苦和困扰,“喋血伤”则指流血的伤害,形象地描绘了争斗的残酷。
最后,“所以斗粟谣,终愧鹡鸰章”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即兄弟间因小事争斗的后果,最终让人感到羞愧和遗憾,正如鹡鸰鸟之间的深情相依,兄弟间更应展现出深厚的亲情和相互扶持的精神。整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比喻,深刻地表达了对兄弟和睦相处的向往和对争斗带来的痛苦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