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溥元五侄寄藤杖却寄》
《溥元五侄寄藤杖却寄》全文
清 / 李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正欲秋山去,苍藤寄此时。

老夫何所赖,一物见深知。

野步踰规矩,閒心混险夷。

清秋天地肃,寒翠入支颐。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对友情的珍视。首句“正欲秋山去”,表达了诗人渴望前往秋日山林的心愿,展现出他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热爱。接着,“苍藤寄此时”一句,巧妙地将情感寄托于苍老而坚韧的藤杖之上,象征着友情的长久与可靠。

“老夫何所赖,一物见深知”两句,通过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依赖与感激之情。这里的“一物”即指那根藤杖,它不仅为诗人提供了实际的帮助,更在精神上给予了深切的支持与理解。

“野步踰规矩,閒心混险夷”则展现了诗人漫步于自然之中,心灵得以自由释放的状态。无论是遵循规则的行走还是面对险境时的从容不迫,都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坚定。

“清秋天地肃,寒翠入支颐”最后两句,以清冷的秋景为背景,描绘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意境。秋日的肃穆与寒翠的融入,不仅渲染了季节的氛围,也寓意着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深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表达,充满了哲思与情感的交融。

作者介绍

李锴
朝代:清

(1686—1755)清汉军正黄旗人,字铁君,号眉生,又号豸青山人、幽求子、焦明子。李辉祖子。尝充笔帖式,旋弃去。乾隆元年举鸿博,未中选。以岳丈大学士索额图声势煊赫,避去,隐于盘山豸峰下。诗亦脱俗,而刻意求高,不免有斧凿处。有《睫巢集》、《尚史》等。
猜你喜欢

无题五首戏恼李王元三子·其一

珠箔银屏玳瑁梁,何人低语合欢床。

金笼鹦鹉浑多事,窗外频呼李十郎。

(0)

秋夕纪梦十绝·其一

芙蓉一枕自徘徊,恍惚钧天帝子台。

长啸八公携手去,万峰云色驾蓬莱。

(0)

别业瀫溪之南平湖远岫幽谷长林登顿沿泗颇擅独往之趣暇日效右丞辋川体为五言绝三十章并拉诸同好作焉·其三十雪岑

清晨策蹇驴,正见梅花发。

独往灞陵桥,千峰乱飞雪。

(0)

秋日独游兰阴山五绝句·其四显教寺

探奇兴不尽,秋思满林薄。

祇园掩夕阳,小坐昙花落。

(0)

挽周徵君公瑕二十韵

艺苑灵光四十春,翩翩奇气上青旻。

飞翔鸾鹤三千界,惨淡龙蛇百六辰。

北岭彦伦非异族,东吴公瑾是前身。

宗雷绮岁耽玄寂,禽尚生来习隐沦。

虎阜池头寻紫剑,鲈乡亭上岸乌巾。

雄章甓社珠同耀,丽藻昆丘璧共陈。

玉箸纵横三李合,银钩摇曳二王亲。

?嵝绝顶文摹夏,梁父中天篆勒秦。

巨榜华夷悬突兀,穹碑河岳斗嶙峋。

西泠倚棹吹黄叶,南浦垂竿弄白蘋。

好士孟公肠磊落,无儿伯道思艰辛。

群仙阆苑招同列,上帝丛霄忆戏臣。

太傅遗踪沈草树,中郎馀业散荆榛。

家残甫里悲罗雀,冢翳皋桥叹获麟。

是处霜飙摧大厦,当年湖海问前薪。

浮名早借游燕客,秀句偏携入洛人。

剧饮平原宁计日,高谈河朔动经旬。

踟蹰旧雨舟藏壑,痛哭酸风笛满邻。

瘗鹤铭存徒自惜,笼鹅帖杳定谁真。

惟应彩笔星河畔,元气淋漓照玉宸。

(0)

睿父丈既有西江之擢复闻台疏挽留将以大观察移节会稽三郡兴文怆别更赋六诗异时一棹溪头绝倒子猷之兴尽也·其三

江城秋半促骊歌,醉解鱼肠柰别何。

紫翠林峦三洞隔,丹青城阙四明多。

仙人绝徼寻方丈,大士高空谒浦陀。

漫诧越裳重译至,十年鲸海静烟波。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