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李都画枯木》
《题李都画枯木》全文
宋 / 李石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皓]韵

毫端看运斤,笔老木亦老。

莫画春风枝,秋来厌枯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ōuhuà
sòng / shí

háoduānkànyùnjīnlǎolǎo

jìnchūnfēngzhīqiūláiyàngǎo

翻译
在笔尖上观察挥砍的技艺,就像画中的树木一样,随着笔法的老练,连木头都仿佛有了岁月的痕迹。
不要画春天的繁花嫩枝,因为到了秋天,人们会厌倦那些枯黄的景象。
注释
毫端:笔尖。
运斤:挥砍的动作,这里比喻书法的力度和技巧。
笔老:指笔法熟练老练。
木亦老:比喻树木在画中也显得苍老。
春风枝:春天的树枝,生机勃勃。
秋来:秋季来临。
厌枯槁:厌倦枯黄凋零的景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石的《题李都画枯木》。通过对诗句的分析,可以看出诗人对于艺术创作与自然法则的独到见解。

"毫端看运斤,笔老木亦老":这里的“毫端”指的是画笔的尖端,而“运斤”则是衡量物重的器具。诗人用此比喻来表达画家李都在创作时对细节的精确把握,就如同用天平称重一样精准。"笔老木亦老"则指的是随着画笔岁月的流逝,所绘制的树木也似乎跟着苍老。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李都技艺之高超和对其作品传达出的一种时间感的赞赏。

"莫画春风枝,秋来厌枯槁":这两句则是诗人提出的艺术建议。"莫画春风枝"意指不要去描绘那些在春风中生机勃勃的枝条,因为那样的景象太过平常,而艺术往往追求独特与新颖。"秋来厌枯槁"则表达了一种情感,即到了秋天,人们对于枯萎的树木可能会感到审美疲劳。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李都画技的一种赞誉,更是一种深入探讨艺术创作本质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比春日生动枝条与秋天枯槁之间的差异,强调了艺术应追求的独特性和表现力。

作者介绍

李石
朝代:宋

李石。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猜你喜欢

婕妤怨

甘随团扇弃,无复贯鱼同。

闻道阳阿燕,君王筑避风。

(0)

贺平湖

西河战罢万方清,处处楼台歌板声。

白马锦鞯来騕袅,玉楼银榜枕岩城。

风传漏刻星河曙,日照螭头剑戟明。

从此泰阶平似水,肯教世路日兢兢。

(0)

送友人服阕之京

泣血已三载,还趋白玉台。

清风吹别袂,明月照离杯。

耿耿丹心壮,萧萧白发催。

故园诗酒伴,长望锦衣回。

(0)

一庭春意图为西蜀李舜臣赋

昆仑与磅礴,二气无停机。

群汇自昭晰,奚假雕饰为。

适当时雨晴,草木含春熙。

幽香起芬馥,秀色光陆离。

苟非无极翁,妙趣俦能知。

寥寥千载问,默契非君谁。

(0)

次友人邱仲深韵·其二

屈指明年六十三,人情世态饱经谙。

几多黑发不曾白,无限青衿出自蓝。

大半交游登鬼录,一生功业付空谈。

不堪老去休归亟,犹冀酬恩有友班。

(0)

佚题

烟岚群壑暝,松桧一林秋。

寺古僧还朴,地偏山更幽。

土檀堆石鼎,野茗满磁瓯。

不解西方说,门前多稻畴。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