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坐一室中,荡荡天地宽。
坐看百世上,宛在瞬息间。
开眼无间隔,身如生羽翰。
顿然忽有悟,不觉喟然叹。
女织为我衣,男耕为我食。
岂但我一身,全家赖资给。
我身乃大蠹,何以报天德。
兀坐一室中,荡荡天地宽。
坐看百世上,宛在瞬息间。
开眼无间隔,身如生羽翰。
顿然忽有悟,不觉喟然叹。
女织为我衣,男耕为我食。
岂但我一身,全家赖资给。
我身乃大蠹,何以报天德。
这首诗名为《兀坐有感》,是明代诗人丘浚所作。诗中通过“兀坐”这一行为,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人生以及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
首句“兀坐一室中,荡荡天地宽”,诗人独自坐在室内,却感到天地之广阔,暗示了个人与宇宙之间的联系,以及对宏大世界的感知。接着,“坐看百世上,宛在瞬息间”,描述了诗人观察世间万物,发现它们仿佛就在眼前,却又在瞬间变化,体现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短暂。
“开眼无间隔,身如生羽翰”,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自由与超脱,仿佛眼睛可以穿透时空,身体如同长出翅膀,自由飞翔。这种超脱世俗的境界,反映了诗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顿然忽有悟,不觉喟然叹”,诗人突然有所领悟,不禁发出感慨。这悟可能是对生命意义、宇宙真理或是道德伦理的深刻理解,引发了内心的震动。
后半部分转向对社会生活的反思。“女织为我衣,男耕为我食”,描绘了社会分工与家庭生活,强调了人们为了生存而进行的劳动。接着,“岂但我一身,全家赖资给”,指出个人的劳动不仅养活自己,更是养活整个家庭,体现了家庭和社会的紧密联系。
最后,“我身乃大蠹,何以报天德”,诗人自省,认为自己的存在可能成为社会的负担,因此思考如何回报社会和自然的恩赐。这种自我反省和对社会责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和深沉的道德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兀坐”的情境,表达了诗人对宇宙、生命、社会和道德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哲学视角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