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鄞县尹》
《送鄞县尹》全文
元 / 李孝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秋风吹汝鬓成丝,移病还家竟不疑。

官是伯强曾补处,身如元亮已归时。

青山老去浑相识,黄菊平生最受知。

我亦相从上吴会,夕阳骑马看残碑。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鄞县尹的深情厚谊与离别之情。首句“秋风吹汝鬓成丝”以秋风起兴,形象地描绘出鄞县尹年华渐逝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岁月流转的感慨。接着,“移病还家竟不疑”则透露出鄞县尹因病返乡的平静与淡然,展现了其豁达的人生态度。

“官是伯强曾补处,身如元亮已归时”两句,运用典故,将鄞县尹比作古代的隐士陶渊明(字元亮),暗示其虽身处官场,却心系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同时,也表达了对鄞县尹能适时归隐的赞赏。

“青山老去浑相识,黄菊平生最受知”进一步深化了对鄞县尹的赞美,青山见证了岁月的更迭,黄菊则以其高洁之姿,象征着鄞县尹的品格与情怀。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更寄托了诗人对鄞县尹人格魅力的钦佩。

最后,“我亦相从上吴会,夕阳骑马看残碑”表达了诗人自己也将追随鄞县尹的脚步,前往吴会(泛指江南地区)的意愿。夕阳骑马看残碑,既是对旅途的生动描绘,也是对历史遗迹的感慨,暗含着对鄞县尹所代表的传统文化与精神的传承之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与鄞县尹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自然、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感悟,体现了元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李孝光

李孝光
朝代:元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后代学者多称之“李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七年(1347)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1350)辞职南归,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岁。著有《五峰集》20卷。 
猜你喜欢

除夜寄卢菊涧

见说卢夫子,诗成手自书。

雪便金帐煖,云荫玉山居。

椒叶储名酒,萍齑荐野蔬。

夜寒裈犊鼻,应念马相如。

(0)

和印监寺玉簪花

得得寻芳听自由,名花先占八分秋。

鹭鸶折股晚风冷,姑射遗簪胜地幽。

霜叶皱痕罗扇薄,香苞破处雪衣柔。

一瓶一钵休岑寂,骑鹤腰钱岂易谋。

(0)

同曹元章游新安寺

畏暑倦杯酌,修廊散步行。

寺深藏古意,蝉老带秋声。

去就诸缘薄,穷通一念轻。

更寻水清处,为我濯尘缨。

(0)

代上韩开府

位号钧枢等,元勋阀阅传。

九重新洗日,一柱独擎天。

战守筹帷外,迁除化笔边。

衣冠图盛事,不记几貂蝉。

(0)

寄张东之·其二

紫骝借得将军马,垂柳西湖第一桥。

欲傍酒家做寒食,腐儒何日有狐貂。

(0)

春日书事

薄雪笼日护初晴,沙岸潮来春水生。

间傍柳堤骑马去,一鞭春色柳风轻。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