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尖相对处,向烟外、挹遥岑。
记舞鹫啼猿,天香桂子,曾去幽寻。轻阴。
易晴易雨,看南峰、淡日北峰云。
双塔秋擎露冷,乱钟晓送霜清。登临。望眼增明。
沙路白、海门青。正地幽天迥,水鸣山籁,风奏松琴。
虚楹。半空聚远,倚栏干、暮色与云平。
明月千岩夜午,溯风跨鹤吹笙。
碧尖相对处,向烟外、挹遥岑。
记舞鹫啼猿,天香桂子,曾去幽寻。轻阴。
易晴易雨,看南峰、淡日北峰云。
双塔秋擎露冷,乱钟晓送霜清。登临。望眼增明。
沙路白、海门青。正地幽天迥,水鸣山籁,风奏松琴。
虚楹。半空聚远,倚栏干、暮色与云平。
明月千岩夜午,溯风跨鹤吹笙。
这首《木兰花慢·其九》是宋代词人周密的作品,描绘了两座山峰的壮丽景色和登高所见的自然景象。"碧尖相对处,向烟外、挹遥岑",开篇即展现出山峰对立,云雾缭绕的景象,仿佛能感受到山的峻峭与深远。"舞鹫啼猿,天香桂子,曾去幽寻",通过描绘动物和植物,传达出山中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轻阴易晴易雨,看南峰、淡日北峰云",写出了天气变化的多变,峰间的对比也富有诗意。"双塔秋擎露冷,乱钟晓送霜清",进一步描绘了秋日清晨的景象,塔影与钟声增添了静谧与历史感。
"登临望眼增明",表达了登高望远带来的开阔视野。接下来的"沙路白、海门青",以色彩鲜明的词语描绘出沙滩和海水的对比,给人以辽阔之感。"地幽天迥,水鸣山籁,风奏松琴",运用拟人手法,将自然之声比作音乐,生动展现了山川的和谐之美。
"虚楹半空聚远,倚栏干、暮色与云平",描绘了夜晚登高所见,栏杆边的景色与天际的云层相接,显得深远而宁静。最后两句"明月千岩夜午,溯风跨鹤吹笙",以月光、风声和仙鹤的意象,营造出超凡脱俗的意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两峰的自然风光,以及登高所体验到的天地之大、万物之妙,充满了浓厚的山水诗意。
《国风》终《曹》《桧》,战国遂无诗。
汉魏稍萌芽,齐梁益卑卑。
治少乱日多,《雅》《颂》亦已微。
千载一诗王,牛酒不饫饥。
后人论皮骨,流派弥纷歧。
无病而呻吟,世犹疑继之。
白贲本无色,大乐贵声希。
寂寞谁与娱,谷音或庶几。
延秋夜啼乌,达官尽避走。
栖栖复皇皇,可笑丧家狗。
妻孥亦何知,作计随人后。
旅琐悲焚巢,自贻复谁咎。
失火贺参元,吾思柳子厚。
区区保丛残,无异千金帚。
长恩独何事,殷勤为我守。
炳烛念余光,雅意宁忍负。
岁除修阙典,会当酬杯酒。
泊宅无安居,此愿竟偿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