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骨霜鬃紫水眸,雄心阔向玉关秋。
乾坤有限纵横尽,迟尔华阳卸络头。
铜骨霜鬃紫水眸,雄心阔向玉关秋。
乾坤有限纵横尽,迟尔华阳卸络头。
这首诗《画马题(其三)》由明末清初诗人张穆所作,通过对一匹骏马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壮志的向往。
首句“铜骨霜鬃紫水眸”,以“铜骨”形容马的骨骼坚实,犹如铜铸,展现出马的坚韧不拔;“霜鬃”则描绘了马鬃在寒霜中显得更加浓密而闪亮,赋予画面以冷峻之美;“紫水眸”则是对马眼的细腻刻画,紫色的眼珠如同深邃的湖水,透露出马的智慧与深沉。整体上,这句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匹充满力量与灵性的骏马形象。
次句“雄心阔向玉关秋”,“雄心”直接点明了马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征服与探索的渴望;“阔向”则强调了马的视野之广,其目标指向了遥远的玉门关,象征着追求无垠的远方和未知的勇气。这里的“秋”字不仅指季节,也暗含了一种时间的流逝感,使得整句诗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时间的紧迫感。
后两句“乾坤有限纵横尽,迟尔华阳卸络头”,“乾坤有限”意味着宇宙虽大,但马的行动空间却有限,表达了对现实束缚的无奈;“纵横尽”则是在有限的空间内,马依然尽力奔跑,展现出了不屈不挠的精神。最后一句“迟尔华阳卸络头”中的“华阳”可能指的是某种仪式或象征,暗示着马最终将结束其生命旅程,卸下羁绊,回归自然。整句话蕴含了对生命终将逝去的感慨,以及对自由与壮志的深刻思考。
综上所述,《画马题(其三)》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马的雄姿与诗人对自由、壮志和生命意义的探索与感悟。
水云乡,又南枝逗煖,绰约汉宫妆。
春艳秾分,朱铅浅试,翠袖独倚修篁。
想应道、东风料峭,剪霞彩、零乱补绡裳。
勾漏寻真,丹丘授诀,傲睨冰霜。
毕竟孤标还在,纵夭桃繁杏,难侣寒香。
玛瑙坡头,珊瑚树底,江南别是风光。
且莫倚、高楼玉管,怕轻盈、飞处误刘郎。
依旧小窗,疏影淡月昏黄。
惘惘尊前唤奈何,春风杨柳客闻歌。
谁知丝竹中年感,更比新亭涕泪多。
未许华灯照箭瘢,当筵酒令莽如山。
不妨帐下犹歌舞,射虎将军已放闲。
浮海将为万里游,情禅梦侠小勾留。
好春十日九风雨,人醉杏花深处楼。
劳送天河使客槎,华妆围坐灿云霞。
英雄儿女平生愿,要看维多利亚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