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衣非复汉庭郎,蔽缊深冬卧草堂。
贫薄不羞畜牸计,沉浮也逐斗鸡行。
残书阁尽经旬病,异味尝来百草香。
独愧顽心犹未化,十年学道几亡羊。
皂衣非复汉庭郎,蔽缊深冬卧草堂。
贫薄不羞畜牸计,沉浮也逐斗鸡行。
残书阁尽经旬病,异味尝来百草香。
独愧顽心犹未化,十年学道几亡羊。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唐顺之的《陈渡草堂二首(其一)》。诗中,诗人以皂衣形象自比,不再是汉朝官吏,而是寓居在深冬的草堂之中,生活简朴,不以贫穷为耻,反而乐于计谋生计,如同参与民间斗鸡活动,寻求生活的起伏变化。他沉浸在书籍的世界里,因病而未能及时阅读,却能品味到百草带来的香气,享受其中的乐趣。然而,诗人对自己的顽固之心感到惭愧,十年苦读却未能完全领悟道理,仿佛像迷失了方向的羊。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和内心的反思。
罗霄屹中天,上摩奎壁光。
孕秀注回溪,渊渊耀文芒。
美人住溪曲,凿翠分天章。
左右列图书,弦诵声琅琅。
时雨沐芳润,微风嘘混茫。
扶桑旭日曙,五色云锦张。
于焉乐贞遁,绕屋森松篁。
漱石水花净,濯缨秋气凉。
源泉正混混,波澜浩洋洋。
跂彼织女墟,眷此洙泗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