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佛何曾要裹缠,顶门尚欠世间钱。
舍身者与舍佛者,选佛场中化有缘。
作佛何曾要裹缠,顶门尚欠世间钱。
舍身者与舍佛者,选佛场中化有缘。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昴英的作品,名为《行者了宽等题钱买度牒疏四章(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反映佛教生活和宗教仪式的诗句。
“作佛何曾要裹缠”,这里的“作佛”指的是修建佛像或佛塔,可能是指寺庙中的某种建设活动。而“何曾要裹缠”则表达了对这种行为是否必要的质疑。"裹缠"一词,常用来形容世俗烦恼,这里用以比喻佛教修建事业中可能存在的复杂与繁琐。
“顶门尚欠世间钱”,“顶门”指的是寺庙建筑的屋顶,而“尚欠世间钱”则说明这种建设活动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表达了一种经济上的压力和困境。
“舍身者与舍佛者,选佛场中化有缘”,这两句诗则表达了对于信仰与实践之间关系的思考。"舍身者"指的是那些愿意捐躯施财支持佛教事业的人,而"舍佛者"可能是指那些放弃佛法或寺庙的人。在这样的对比中,"选佛场中化有缘"则是在强调在信仰的实践过程中,选择正确的方式来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因缘关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宋代佛教生活的一幕,也透露出作者对于宗教仪式与世俗需求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同时,它也展示了古人在信仰实践中对自我牺牲精神的赞美和对物质世界的清醒认识。
昔游都城岁方除,飞雪纷纷落花絮。
径走城东求故人,马蹄旋没无寻处。
翰林词人呼巨源,笑谈通夜倒清樽。
住在城西不能返,醉卧吉祥朝日暾。
相逢却说十年事,往事皆非隔生死。
惟有飞霙似昔时,许君一醉那须起。
兰亭俯仰迹已陈,黄公酒垆愁杀人。
君知聚散翻覆手,莫作吴楚乘朱轮。
岷山招我早归来,剑阁横空未易回。
北叟忽惊鶗鴂晚,西辕欲及海棠开。
避仇赋客亲耕耒,因乱诗翁著酒杯。
但爱江山无一事,为言父老莫相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