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行者了宽等题钱买度牒疏四章·其二》
《行者了宽等题钱买度牒疏四章·其二》全文
宋 / 李昴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作佛何曾要裹缠,顶门尚欠世间钱。

舍身者与舍佛者,选佛场中化有缘。

(0)
翻译
做佛的人哪里需要被束缚呢?
头顶上还欠缺世间俗物的钱财。
注释
裹缠:束缚,指世俗的牵绊或物质的追求。
顶门:头部,这里比喻精神层面或内心世界。
世间钱:世俗的财富,象征尘世的羁绊。
舍身者:指佛教中愿意舍弃肉身的人。
舍佛者:指放弃追求佛法,不以成佛为目标的人。
选佛场:佛教术语,比喻修行或选择信仰的地方。
化有缘:佛教中指通过缘分引导众生觉悟,这里指在修行中与人的机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昴英的作品,名为《行者了宽等题钱买度牒疏四章(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反映佛教生活和宗教仪式的诗句。

“作佛何曾要裹缠”,这里的“作佛”指的是修建佛像或佛塔,可能是指寺庙中的某种建设活动。而“何曾要裹缠”则表达了对这种行为是否必要的质疑。"裹缠"一词,常用来形容世俗烦恼,这里用以比喻佛教修建事业中可能存在的复杂与繁琐。

“顶门尚欠世间钱”,“顶门”指的是寺庙建筑的屋顶,而“尚欠世间钱”则说明这种建设活动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表达了一种经济上的压力和困境。

“舍身者与舍佛者,选佛场中化有缘”,这两句诗则表达了对于信仰与实践之间关系的思考。"舍身者"指的是那些愿意捐躯施财支持佛教事业的人,而"舍佛者"可能是指那些放弃佛法或寺庙的人。在这样的对比中,"选佛场中化有缘"则是在强调在信仰的实践过程中,选择正确的方式来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因缘关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宋代佛教生活的一幕,也透露出作者对于宗教仪式与世俗需求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同时,它也展示了古人在信仰实践中对自我牺牲精神的赞美和对物质世界的清醒认识。

作者介绍
李昴英

李昴英
朝代:宋

李昴英(1200—1257),字俊明,号文溪。广东番禺人。南宋名臣。早年受业崔与之门下,主修《春秋》。南宋宝庆二年(1226),李昴英上京会试,成广东科举考试的第一位探花,后任福建汀州推官。端平三年(1236)后,曾任太学博士,直秘阁知赣州等职。淳祐元年(1241)被丞相杜范荐任为吏部郎官。淳祐二年(1242),任太宗正卿兼国史馆编修,后又升任为龙图阁待制,吏部侍郎,封以番禺开国男爵位。宝佑五年(1257),在广州病逝。著有《文溪集》、《文溪词》等多卷。
猜你喜欢

滟滪堆

江中石屏滟滪堆,鳖灵夏禹不能摧。

深根百丈无敢近,落日纷纷凫雁来。

何人磊落不畏死,为我赤脚登崔嵬。

上有古碑刻奇篆,当使尽读磨苍苔。

此碑若见必有怪,恐至绝顶遭风雷。

(0)

雪中访王定国感旧

昔游都城岁方除,飞雪纷纷落花絮。

径走城东求故人,马蹄旋没无寻处。

翰林词人呼巨源,笑谈通夜倒清樽。

住在城西不能返,醉卧吉祥朝日暾。

相逢却说十年事,往事皆非隔生死。

惟有飞霙似昔时,许君一醉那须起。

兰亭俯仰迹已陈,黄公酒垆愁杀人。

君知聚散翻覆手,莫作吴楚乘朱轮。

(0)

读史六首·其四

桓文服荆楚,安取破国都。

孔明不料敌,一世空驰驱。

(0)

送戴朝议归蜀中

岷山招我早归来,剑阁横空未易回。

北叟忽惊鶗鴂晚,西辕欲及海棠开。

避仇赋客亲耕耒,因乱诗翁著酒杯。

但爱江山无一事,为言父老莫相猜。

(0)

范百嘉百岁昆仲挽词二首·其一

少年何敏锐,才气伏诸生。

展卷五行下,挥毫万字倾。

百年殊未艾,一病竟无成。

谁谓从夫子,同开郁郁城。

(0)

欧阳文忠公夫人挽词二首·其一

先生才盖世,家事少经心。

流落初相偶,委蛇志益深。

功名入图史,文字刻璆琳。

有助知由内,驺虞欲重吟。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