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根判耦得无差,春对夭桃夏对瓜。
此岂轻浮閒果子,白花亦复胜红花。
仙根判耦得无差,春对夭桃夏对瓜。
此岂轻浮閒果子,白花亦复胜红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力和美好事物无条件欣赏的态度。"仙根判耦得无差",意味着仙草的根茎分辨无所不周到,暗示诗人细致入微地观察自然。"春对夭桃夏对瓜"则是说春天有早熟的桃子,夏天有成熟的瓜,这两者都是季节更迭中的美好。
接着的"此岂轻浮閒果子"表明这些自然界中生长的果实并非浅薄无谓之物,而是值得我们深深欣赏。最后"白花亦复胜红花"则提出了一个颇具哲理的问题,即是否只有红色才是美好的象征,还是同样平凡的白花也有其独特的美丽。这句话挑战了传统上对颜色的偏见,也反映出诗人对美的宽广视野。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仅是在描绘自然,更是在探讨生命中的价值和美学的多样性。
衾裘夜宿方丈屋,风灯微茫照溪谷。
杖屦朝行百丈山,林风清泠摇佩环。
道人八十更聪明,耳边犹爱松风声。
风前饱食松下卧,梦里光阴等闲过。
世间贵人多白头,未容白首送林丘。
左足拘挛右臂缓,荣华只得傍人看。
信知佛法有天乐,扫除疾痼何须药。
山林于我却有因,愿言筑室为比邻。
不辞弃世伴幽独,犹恐山僧嫌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