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少陵桃竹杖,拔剑或与蛟龙争。
又不见东坡铁拄杖,迸火石上飞裂星。
二公去已久,今遇平原叟。
吾衰气未馁,欲趁牛马走。
美君出入真如飞,山桃拄杖长相随。
秋岩老人敚所好,惭愧慷慨掷与之。
赤蛇入手鳞甲缩,可游天下弃车毂。
大道徐行鬼神哭,探出一指豺虎伏。
横挑百钱寻酒家,不须经卷挂南华。
春风好访瑶池去,试问蟠桃几度花。
君不见少陵桃竹杖,拔剑或与蛟龙争。
又不见东坡铁拄杖,迸火石上飞裂星。
二公去已久,今遇平原叟。
吾衰气未馁,欲趁牛马走。
美君出入真如飞,山桃拄杖长相随。
秋岩老人敚所好,惭愧慷慨掷与之。
赤蛇入手鳞甲缩,可游天下弃车毂。
大道徐行鬼神哭,探出一指豺虎伏。
横挑百钱寻酒家,不须经卷挂南华。
春风好访瑶池去,试问蟠桃几度花。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赵郡公赠送的山桃杖的感激和赞赏之情。首句以杜甫(少陵)和苏轼(东坡)的典故开篇,暗示此杖具有非凡的来历和力量。诗人自比为两位先贤,虽年老但精神犹存,意欲借助这根杖继续行走江湖。
"美君出入真如飞,山桃拄杖长相随"赞美赵郡公的慷慨与杖的轻便,使得诗人行动自如,仿佛飞翔一般。"秋岩老人敚所好,惭愧慷慨掷与之"表达了诗人对赵郡公的敬意,以及对自己得到如此珍品的谦逊和感激。
接下来,诗人通过夸张的手法描述杖的神奇效果,如"赤蛇入手鳞甲缩",暗示杖能驱邪避凶,甚至可以让人在行走中展现出超凡的力量。"大道徐行鬼神哭,探出一指豺虎伏"进一步强化了杖的威严和神秘。
最后,诗人以寻找酒家和向往仙境的场景收尾,展现了杖带给他的逍遥自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生动,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元代诗歌的豪放与洒脱风格。
青阳催淑景,林麓一朝新。
鸟鸣东郊路,飘然今去秦。
惟昔抗遐想,岂期傍风尘。
蒲鞭违夙愿,中夜自酸辛。
将投衡泌老,翻作京国人。
潦倒时何济,展转志欲伸。
父老壶浆惠,道周拥劝频。
今年雨泽足,君不待芳春。
对此心恻恻,幽怀未易陈。
知尔难忘旧,泪眼寄渭滨。
百丈挽孤舟,譬诸御劲敌。
黄头运长篙,森然列矛戟。
伐鼓以为节,进止有成画。
喧呼殷雷霆,鱼龙应辟易。
草间觅微路,蜿蜒入山脊。
蜀儿夸身手,攀缘类蜥蜴。
乘风张素帆,眩目失青壁。
蒙茸岩际花,斑驳沙边石。
小市闻鱼腥,近郊留虎迹。
夷陵楚西门,历年困兵革。
黄牛未百里,江流疾如射。
云岑莽亏蔽,波涛相委积。
芜没明妃村,苍凉屈原宅。
景物足留连,畏此简书迫。
浩歌对鸥鸟,俯仰悲行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