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泊舟夷陵作》
《泊舟夷陵作》全文
清 / 宋琬   形式: 古风

百丈挽孤舟,譬诸御劲敌。

黄头运长篙,森然列矛戟。

伐鼓以为节,进止有成画。

喧呼殷雷霆,鱼龙应辟易。

草间觅微路,蜿蜒入山脊。

蜀儿夸身手,攀缘类蜥蜴。

乘风张素帆,眩目失青壁。

蒙茸岩际花,斑驳沙边石。

小市闻鱼腥,近郊留虎迹。

夷陵楚西门,历年困兵革。

黄牛未百里,江流疾如射。

云岑莽亏蔽,波涛相委积。

芜没明妃村,苍凉屈原宅。

景物足留连,畏此简书迫。

浩歌对鸥鸟,俯仰悲行役。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泊舟夷陵时的壮丽景色和历史感慨。首句“百丈挽孤舟”形象地写出船夫用力拉拽船只的情景,犹如对抗强敌。接下来,“黄头运长篙,森然列矛戟”运用比喻,形容船工们挥动长篙如同士兵列阵,场面壮观。诗人以“伐鼓以为节”象征节奏,强调行动有序。

行船过程中,诗人注意到沿途的自然景观,如“蜿蜒入山脊”的小径、“乘风张素帆”的畅快,以及“蒙茸岩际花”和“斑驳沙边石”的细节描绘,展现了夷陵的秀美与野趣。同时,他还提到了“鱼腥”和“虎迹”,暗示了这里的渔猎生活和战争痕迹。

夷陵作为楚国西门,历史悠久,诗人提及“明妃村”和“屈原宅”,表达了对古代文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战乱带来的荒芜景象的惋惜。“景物足留连,畏此简书迫”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留恋,但又因公务在身而不得不离开的无奈。

最后,诗人以“浩歌对鸥鸟,俯仰悲行役”收尾,借与鸥鸟共歌,表达自己在旅途中的孤独与哀愁,寓含了对生活的深沉思考。整体上,这首诗情感丰富,画面生动,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历史人文情怀。

作者介绍
宋琬

宋琬
朝代:清   字:玉叔   号:荔裳   籍贯:莱阳(今属山东)   生辰:1614~1674

宋琬(1614-1673),清初著名诗人,清八大诗家之一,字玉叔,号荔裳,汉族,山东莱阳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清顺治四年(1647)进士,曾任户部河南司主事、吏部稽勋司主事、陇西右道佥事、左参政,康熙十一年(1672),授通议大夫四川按察使司按察使;翌年,进京述职,适逢吴三桂兵变,家属遇难,忧愤成疾,病死京都,时年59岁。
猜你喜欢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其二十五

莫论圆峤,休说方壶。何如鲁馆,即是仙都。

(0)

短歌行

日月何忙忙,出没住不得。

使我勇壮心,少年如顷刻。

人生石火光,通时少于塞。

四季倏往来,寒暑变为贼。

偷人面上花,夺人头上黑。

(0)

送别诗

东风柳线长,送郎上河梁。

未尽樽前酒,妾泪已千行。

不愁书难寄,但恐鬓将霜。

望怀白首约,江上早归航。

(0)

下方山诗

寒鸟树间响,落星川际浮。

繁霜白晓岸,苦雾黑晨流。

鳞鳞逆去水,瀰瀰急还舟。

望乡行复立,瞻途近更修。

谁能百里地,萦绕千端愁。

(0)

百年歌十首·其八

八十时。明已损目聪去耳。前言往行不复纪。

辞官致禄归桑梓。安车驷马入旧里。

乐事告终忧事始。

(0)

日月

日居月诸,照临下土。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胡能有定?宁不我顾。

日居月诸,下土是冒。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胡能有定?宁不我报。

日居月诸,出自东方。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胡能有定?俾也可忘。

日居月诸,东方自出。父兮母兮,畜我不卒。胡能有定?报我不述。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