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株垂柳如染,映水鲜洁。
细雨乍飞又止,误荇带横空,枝干交结。
亭虚步窈,藤杖棕鞋穿径滑。
凝玩处、玉蝶轻盈,翠虬浮动两清绝。
无计引、匆匆岁月。又了却、半春佳节。
唯有幽思怨意,甚灭尽还生,酷似僧发。
迢遥去驿,分付逢花休便折。
见花枝,泪如雨,自觉心情别。
数株垂柳如染,映水鲜洁。
细雨乍飞又止,误荇带横空,枝干交结。
亭虚步窈,藤杖棕鞋穿径滑。
凝玩处、玉蝶轻盈,翠虬浮动两清绝。
无计引、匆匆岁月。又了却、半春佳节。
唯有幽思怨意,甚灭尽还生,酷似僧发。
迢遥去驿,分付逢花休便折。
见花枝,泪如雨,自觉心情别。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中赏梅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几株垂柳的清新形象,它们倒映在水中,显得格外鲜洁。雨丝飘忽不定,打在柳叶上,仿佛带起一片横空的涟漪,枝干交错,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
诗人漫步在空旷的亭廊,手持藤杖,穿着棕鞋,感受着湿滑的小径,心中充满欣赏之情。他凝视着盆景中的梅花,如玉蝶般轻盈,翠绿的虬枝随风摇曳,景象清雅绝伦。然而,面对这美景,诗人却无法留住匆匆流逝的时光,感叹春天已过半。
诗人的内心充满了幽深的思绪和淡淡的哀愁,这种情感如同僧侣的头发般,虽被消磨却难以完全消除。他遥想远方的驿站,叮嘱自己即使遇见美丽的花朵,也不要轻易采摘,以免触动更深的情感。
最后,诗人看到花枝,泪水如雨下,他的心情与眼前的景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深深的感伤和别离的情绪。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生感慨的独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