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呈懒翁·其四》
《呈懒翁·其四》全文
宋 / 白玉蟾   形式: 六言诗

莲蕊嫌风狼籍,稻苗得雨精神。

翻忆武夷九曲,去秋舣棹溪边。

(0)
注释
莲蕊:莲花的花蕊。
嫌:厌恶,害怕。
风狼籍:形容风势猛烈,杂乱无章。
稻苗:稻田中的幼苗。
得雨:受到雨水滋润。
精神:生机,活力。
翻忆:回想,回忆起。
武夷九曲:武夷山的九曲溪,武夷山有九条弯曲的溪流。
去秋:去年秋天。
舣棹:停船靠岸。
翻译
莲花的花蕊害怕风的凌乱,稻苗在雨中显得生机勃勃。
我回忆起去年秋天,在武夷山的九曲溪边停船游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白玉蟾的作品,名为《呈懒翁(其四)》。诗中描绘了一个生动的自然景象,并通过对比和回忆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莲蕊嫌风狼籍,稻苗得雨精神。" 这两句写的是夏日莲花因风而摇曳,如同被狼咬啮一般,而稻子则在细雨的滋润下生机勃勃,显示了大自然中生命力的强弱对比。"莲蕊"指的是荷花的部分,它们因为娇嫩而不耐风霜,"狼籍"则形容风暴带来的破坏和混乱。

"翻忆武夷九曲,去秋舣棹溪边。" 这两句诗人通过回忆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武夷九曲"指的是武夷山的九曲溪,这里是诗人心中美好记忆的所在。而"去秋"意味着秋天已经过去,"舣棹溪边"则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小溪旁的情景。舣棹,即是船桨,是古代行舟时用来划水的工具,这里象征着孤独和静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怀念以及内心的情感波动。白玉蟾以其精湛的笔法,将个人的情感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创造出了一幅生机勃勃又不无哀伤的画面。

作者介绍
白玉蟾

白玉蟾
朝代:宋   字:如晦   号:琼琯   籍贯:南宋时   生辰:1134~1229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猜你喜欢

和周尹韵·其二

雨送微凉入小轩,日高深树听禽言。

松崖花落蜂成蜜,芝圃苗肥鹤引孙。

黄卷暗销閒岁月,青山宜问好田园。

疏檐清簟琴觞静,时有高人访荜门。

(0)

登雅宜山

鸡犬柴扉竹里开,仙人别住好楼台。

松声忽向琴心起,云气遥从涧口来。

六代衣冠随水去,百年天地逐轮回。

兴亡总付登临外,烂醉春风卧碧苔。

(0)

雨中偶赋

黯淡青林白雨飞,隔花莫恨湿春衣。

恩沾草木生兼遂,声到松篁听转微。

谷口泉清舒药甲,岩隈风乱打柴扉。

故园有屋多应漏,几日摊书晒夕晖。

(0)

题前人竹石嘉树图

翠实可充丹凤食,乔枝仍待早莺迁。

一拳苍藓荒秋雨,惆怅无人解补天。

(0)

送信立庵长老住灵岩寺

上人驻锡灵岩寺,正是诸天听法时。

日下幡幢朝旎旎,云间钟鼓书迟迟。

残红掩冉迷香径,空翠溟濛落砚池。

不尽平生怀古意,涵空阁上一题诗。

(0)

送武昌知县潘公考满

依依武昌柳,灼灼河阳花。

看花思善政,折柳送仙槎。

樊川令尹今潘岳,下车朝夕询民瘼。

三年德化蔼如春,政成仍与民同乐。

值今考绩朝玉京,云开天霁飞凫轻。

褒德曾闻封卓茂,自古朝廷重老成。

河阳花,武昌柳,勿剪勿伐公知否。

邑人爱护比甘棠,一岁春风一回首。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