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犬柴扉竹里开,仙人别住好楼台。
松声忽向琴心起,云气遥从涧口来。
六代衣冠随水去,百年天地逐轮回。
兴亡总付登临外,烂醉春风卧碧苔。
鸡犬柴扉竹里开,仙人别住好楼台。
松声忽向琴心起,云气遥从涧口来。
六代衣冠随水去,百年天地逐轮回。
兴亡总付登临外,烂醉春风卧碧苔。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超凡的隐居画面。首句“鸡犬柴扉竹里开”,以鸡犬的日常生活和竹林的幽静环境,暗示了诗人所处的世外桃源般的田园生活。次句“仙人别住好楼台”则点出此地仿佛有仙人居住,增添了神秘与超脱的氛围。
第三句“松声忽向琴心起”,通过松涛声与琴音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第四句“云气遥从涧口来”,进一步强化了山中仙境的感觉,云雾缭绕,如诗如画。
第五句“六代衣冠随水去”,借历史的沧桑变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一句“百年天地逐轮回,兴亡总付登临外”,诗人将个人的兴衰与历史的更迭一同融入大自然的循环之中,显得豁达而超脱。
整首诗以登高远眺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沉的历史思考,展现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以及对自然与世事的淡然态度。李延兴作为元末明初的文人,其诗作往往富有哲理,这首《登雅宜山》便是其风格的体现。
食蘖饮冰廉士操,敝衣穿履古人风。
溪堂兴足登临后,滕阁今归啸傲中。
一榻高悬宾阁峻,二龙俱化县池空。
因过胜境须行乐,驿召方当急诏东。
春风扇微和,散入桃李场。
枯蘖受披拂,处处生辉光。
有客事行役,起柁凌官塘。
浮家入烟浪,琴书粲成行。
旁有玉颊人,妙指出宫商。
主人志超俗,心胸莹琳琅。
但使秋月明,岂虑浮云翔。
富贵恐不免,赋予元有常。
善保万金璧,毋遗轻毁伤。
岂无山径蹊,徐步遵康庄。